大明第一浪子唐伯虎:风流是苦难的表象( 二 )


弘治六年(1493)前后,唐伯虎遭遇人生的第一次重创 。他甚至来不及反应,老天就收走了他的亲情群 。先是父亲生病去世,接着母亲、妻子、儿子相继而殁 。
这还不算完 。首次扛起家庭重担的唐伯虎,在连续办完家人的丧事后,连给妹妹置嫁妆的钱都没有了 。次年春天,他满怀内疚,草草将妹妹嫁了出去,没想到,不久就听到了妹妹在婆家自杀的噩耗 。
短短的时间,一个幸福的七口之家,只剩下唐伯虎兄弟俩 。
回想此前肆意纵情的日子,恍如隔世 。26岁那年,唐伯虎已愁出了白发 。
命运要击垮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很难;但要击垮一个顺风顺水的人,太容易 。
如果不是老大哥祝枝山的规劝,唐伯虎或许早已沉沦到底 。我们熟悉的唐伯虎,将会是另一副模样:也许是个废柴,也许泯然众人 。
此时,唐伯虎的放浪,有一种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无奈,有一种把自己往死里整的决绝,连风流界的扛把子祝枝山都看不过眼 。祝规劝他说,令尊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你考取功名 。
一语惊醒梦中人 。唐伯虎重新振作,埋头苦读 。他准备为他父亲再活一次 。
他在《夜读》一诗中说:
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 。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
这样一个深夜勤奋备考的唐伯虎,是我们所陌生的唐伯虎 。但他也是真实的唐伯虎 。
03
用才气对抗命运,唐伯虎扳回一局 。
弘治十一年(1498),秋天,他参加应天府乡试,三场考下来,一举拔得头筹,成为大名鼎鼎的“唐解元” 。
东山再起的唐伯虎,名声迅速达到顶点 。主持应天府乡试的主考官太子洗马梁储,非常赏识他的文采,回京后逢人便夸 。一堆知名、不知名的人排着队,想与他结交,有的是气味相投,有的是要攀附他的名气 。
他在此时续娶了一名女子 。这名女子也在憧憬着,他在不久的将来考中状元,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
网络配图
境遇一顺,唐伯虎的疏狂本性又回来了 。
进京参加会试的路上,一个名叫徐经的江阴巨富子弟成了唐伯虎的超级粉丝 。同船北上,富家子管吃管喝管娱乐,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
抵京后,徐经不仅安排了唐伯虎粉丝见面会,还带着厚礼游走于豪门大宅 。据说,他们拜访了会试主考官、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和礼部尚书大学士李东阳 。
会试考完,尚未放榜,就有言官弹劾程敏政私漏试题给徐经和唐伯虎 。
这事最终因无有力证据,成了莫须有的指控,但牵涉其中的几人,命运已被改写——
程敏政,一个踌躇满志的政治家,骤然断送了政治前途与一世清名,愤恨而死 。
徐经,余生再也未能走出科场作弊案的阴影,终生郁郁不自伸,以35岁壮龄客死翻案途中 。
唐伯虎,继家庭大变故之后,遭遇命运的二连击,在世事无常、倏忽荣辱中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 。“镜里自看成一笑,半生傀儡局中人 。”他在诗中如此自嘲,嘲笑自己看不穿 。
人生就像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 。这次命运直落,直接关闭了唐伯虎通往世俗成功的大门 。
很难想象,心高气傲的唐伯虎是如何鼓足勇气回到苏州的 。
他的声誉严重受损,此前捧他、粉他的人,开始踩他、黑他 。他们曾经如蚁附膻,巴结唐伯虎,是觉得自己买了一张中奖率奇高的彩券,如今彩券失效,就成废纸一张 。
首先弃他而去的是他续娶的妻子,顺手卷走了他所有的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