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当中谁才是最重亲情的人?爱江山更爱儿子!

中国人历来重视亲子之情,讲究父慈子孝 。《三国》人物以“孝”闻名的不少,但具体情况与做法有所不同 。比如刘备、诸葛亮、姜维及徐庶都是很小就成了孤儿 。其中,刘备和姜维在小说中出场时都被介绍一句“事母至孝”或“奉母至孝”,徐庶也被程昱评价“为人至孝” 。诸葛亮是跟着叔叔长大的,等他躬耕陇亩时,叔父已故去,哥哥也已在东吴上班,家里只有他和弟弟,不存在“孝”的问题 。
徐庶的悲剧在于,他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没发现母亲的非凡之处,结果自己失了事业,也没能真正尽孝 。他对刘备承诺:进了曹营之后终身不为曹操出一个主意 。徐庶的离刘奔曹,从刘备方面说是有得有失,得大于失:因为徐的推荐他得了诸葛亮;从曹操方面说也还合算:起码徐庶不能为自己的劲敌所用了 。而在徐庶自己,除了为世间做了点语言学的贡献(贡献了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辈子基本废了 。他忠孝的心都有,而且两者都很强烈,但却都没得到:母亲因自己的选择怒而自尽,不孝,或孝得不完美;而对曹操是不忠,对刘备也忠得不完美 。
曹操其实也有孝名 。史书和小说都提到他早年“举孝廉” 。当然,曹操的这种孝名可能有水分,因为“举孝廉”是汉代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类似于今天高考时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之类的加分,与利益直接挂钩 。它甚至比“加分”更黑,因为是单凭这个荣誉晋身,连文化考试都免了 。当时弄虚作假的很多,民谣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之说 。因此获得“孝廉”的荣誉不一定反映一个青年真正的道德水平 。操父曹嵩当过大官(太尉),有造假的条件 。不过看曹操后来的表现,他和父亲的感情还不错:他事业有成了,马上接父亲来享福,只是曹嵩在来享福的途中遇到不测,没有享成 。即使是声言要喝父亲肉汤的刘邦,在做了皇上后也把老爹接来了,而且满足其任何有理的和无理的要求 。只要是正常人,哪有不疼自己父母的?人与人的不同,只是在个人事业或个人利益与照顾亲情之间有矛盾时,轻重取舍有异而已 。
【三国当中谁才是最重亲情的人?爱江山更爱儿子!】《三国》讲“子孝”的例子不少,写“父慈”的事例似乎只有一处,就是袁绍对于幼子 。当年曹操东征刘备,老巢许昌空虚 。袁的谋士田丰接得刘备求救的书信来见袁绍,说机会难得,向袁建议趁机攻打许昌,这样“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中可以帮刘备 。但袁绍当时正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精神恍惚 。一见面,袁绍就喊:“我要死了!”不是因他自己得了什么病,而是他最心爱的小儿子患了疥疮 。爱子病重,他就什么也顾不得了 。因此,袁绍失去了给曹操重创的最好机会,后来终于有了官渡之败 。
这就是袁绍不同于曹操、刘备及一切政治军事成功人士之处了 。曹操和刘备也都爱自己的儿子 。曹操最爱曹植,但从家族政治大局出发,他并没让曹植继位;刘备爱阿斗,但为收买部下人心,长坂激战后他还是利用体型特长,以那过膝长臂轻轻把儿子“摔”在了地上 。
当然,袁绍之败不能都归咎于一个婴儿 。主要还是由于袁绍自己不适于做“主公”的性格弱点,就是“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看上去吹胡子瞪眼挺厉害,其实胆量很小;平时主意不少想法挺多,关键时刻不敢拍板做决断;干决定命运的大事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有时却为一点蝇头小利不要命地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