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五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呢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刘备占据西川,与其祖宗刘邦一样也处于一个有利形势 。当年刘邦也被封为西川王,后来从巴蜀起兵,攻克长安,完成了汉朝奠基之战 。但刘备比刘邦当时条件好很多,为何诸葛亮五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其实真实资料并非6次,而5次北伐,而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一次与第五次规模较大,其他都是局部冲突而已 。对诸葛亮失败的原因,后人认为诸葛亮没敢走险招,没有按照魏延“子午奇谋”,直接攻克长安 。魏延认为,蜀汉北伐致命的原因是粮草供应不上,因此与曹魏打不了消耗战,只有出奇兵,直接从子午谷出兵攻克长安,就会取得胜利 。难道诸葛亮真如魏延所说缺粮吗?诸葛亮北伐失败因为没用魏延之策而失败吗?
第一,国力不济
后人对诸葛亮没有听从魏延之策感觉可惜,认为诸葛亮用兵太稳,不敢用险兵 。而历史上刘邦就是一个“赌徒”,刘邦敢于赌,最后赌赢了 。但刘邦面对是形势,与诸葛亮面临的形势不同,不能简单作对比 。
以诸葛亮的能力,如果用出子午谷奇兵偷袭长安之策,他肯定考虑过,但之所以不用,诸葛亮也充分考虑的蜀汉的国力,魏延只是考虑作战中的消耗,而诸葛亮是站在全局上的一个思考 。
从蜀汉国力看,比曹魏要弱很多 。据史料记载,蜀汉虽然比400多年前的刘邦时期要强很多,但在东汉末期,蜀汉位于西南,还属于蛮荒地带,人口并不多 。刘禅投降曹魏时,蜀汉有120多万户民众,蜀汉军队有18万 。而120万人口养活近20万的军队,这个负担很重了 。而且120万人口,并不都是成年健康的人,除了官、吏、兵以外,还包括老、弱、病、残、幼、女等人口因素,因此真正有能力供应这18万军队的民众更少了 。
从蜀汉军队的现状来看,诸葛亮北伐不可能全部把军队带走,一些军队还要防守重要部位,比如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需要3万人防守,而边境地区则需要7万余人,那么让诸葛亮真正带出兵的兵力也就不到10万人 。这10万人如果不顾及伤亡的话,只会越打越少,对诸葛亮就不会有利 。因此诸葛亮选择一条伤亡较小的北伐路线是可取的,这也是保存实力无奈之策 。老人家曾对游击战有过精辟的论述“得地失人,人地皆失 。得人失地,人地皆得” 。这句话与诸葛亮当时处境一样的,没有人王朝就不会有存在基础,只要有人在,北伐总有一天会成功 。
从曹魏的实力看,曹魏占地面积大,而且地处中原人口稠密地区,人口是蜀汉的10倍,战争潜力较大 。以诸葛亮的实力,不可能一口吃掉 。而长安是曹魏西部重要屏障,不可能让诸葛亮轻易夺取,即使夺取了,曹魏必将派重兵再次夺回,而蜀汉兵力根本无法与曹魏大军对抗,如果不撤出长安,必将毁灭 。
关中地处平原之间,此地并没有任何险要防守这地,在这里战争就会出现对打战争状态,谁的实力强谁占优 。
另外,蜀道艰难,运粮绝对是问题 。而曹魏坚壁清野的方式,也让蜀汉无法及时补充给养 。即使攻下长安,粮食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就不可能长久守下去 。如果曹魏大军再来夺取长安时,蜀汉境地就危险了,蜀汉军队不可能固守 。
第二,真正目的
诸葛亮比谁都明白,占据长安,如果没有后续粮草供应,根本无法固守 。虽然攻占了长安,能给曹魏以震撼的打击,但曹魏不可能任由蜀汉长期占据长安,必然要夺取 。所以魏延之计虽然可取,但没有实际意义,诸葛亮五次北伐真正目的是要获得蜀汉军队重要的战略资源——战马与粮草,而陇右地区是诸葛亮的理想之地,此地南靠秦岭,与蜀汉接壤,而且西靠阿西走廊,北临黄河,东靠陇山 。占领这一地区,蜀汉就有很多有利地形,可以据险而守,与曹魏军队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