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真的好几次想用金符召回儿子朱瞻墡做皇帝吗?

朱棣的大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一共有十个儿子,其中,张皇后生了三个嫡子,分别是大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三儿子、越王朱瞻墉和五儿子、襄王朱瞻墡 。
朱瞻墡的籓地原本是在长沙,到了明英宗正统元年,改到了襄阳 。《明史》中说,朱瞻墡这个人“庄警有令誉”,意思是说他比较沉稳,有智慧,而且名声比较好,有口碑 。
当初,因为南京经常地震,明仁宗派皇太子朱瞻基坐镇南京 。结果明仁宗突然重病,死的时候皇太子还没有赶回北京 。张皇后就让二儿子朱瞻飐和五儿子朱瞻墡暂时监国 。
后来明宣宗死的时候,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所以当时有传言说,明宣宗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可能继承皇位 。推算一下,明宣宗死时三十八岁,朱瞻墡大概三十出头,正是好年纪 。
张皇后没有选择这个五儿子,而是指定皇太子朱祁镇为新皇帝,才消除了传言 。
然而《宸垣识略》中有一种说法,张皇后确实想过让襄王朱瞻墡继承哥哥的皇位 。
明朝有一种制度,亲王有特制的金符,存放在尚宝司 。亲王前往藩地时,必须随身携带金符,事后交回到尚宝司 。如果皇帝宣召亲王进京,也要派使者到尚宝司领取金符,带去见亲王 。
张太后想召襄王朱瞻墡回京,而且让太监取来了襄王的金符,但与几位大学士商量之后,他们认为不妥,于是张太后决定由皇太子朱祁镇继位 。金符也就没有退回尚宝司,而是暂时存放在后宫的暖阁当中 。
这个小小的差错,后来却要了于谦等人的性命 。
对于襄王金符这件事,《明史》中却有不同的说法,认为时间更晚,是在正统十四年的八月 。明英宗率军亲征蒙古,在土木之变中大败,被俘 。皇位空虚之时,太皇太后想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派人把襄王的金符拿到后宫,但最终并没有召回襄王 。不久,襄王朱瞻墡上书提出自己的建议,就是尽快立明英宗的大儿子为皇太子,同时让郕王朱祁钰监国,并且招募勇士,谋求救回明英宗 。
由此看来,朱瞻墡还是相当明智的,对皇位没有任何想法 。
明景帝即位,明英宗回到北京,朱瞻墡又上书,请求明景帝经常率领群臣去看望明英宗 。做为长辈,朱瞻墡的这些举动,还算是恰当的 。
朱瞻墡对于皇位没有想法,但大家一直没有忘记他 。明景帝病重之后,局面僵持,据说当时有一个方案,就是一旦明景帝驾崩,就要迎立襄王为帝 。
后来明英宗复辟,给于谦、王文等人定下的罪名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迎立外藩”,指责他们打算迎立襄王 。
王文极力辩解,于谦认为这件事很简单,只要去尚宝司找到襄王的金符,就能证明他们的清白 。结果在尚宝司没有找到金符,于谦等人被处死 。
【张太后真的好几次想用金符召回儿子朱瞻墡做皇帝吗?】后来一个老太监想起来,金符早被张太后取走,于是在暖阁当中找到金符,上面蒙着厚厚的尘土 。
从这一点上说,于谦等人死得极冤 。
因为有过迎立襄王朱瞻墡的舆论,明英宗复辟之后,特意把这位皇叔召到北京,叔侄二人的交流非常畅快,消除了许多的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