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根据盗墓题材小说《鬼吹灯》改编而成的电影《寻龙诀》热映后,电影中的“摸金校尉”竟一时成为盗墓者的代称,例如近日辽宁沈阳中级人民法院对盗墓团伙庭审判决一事,也被新闻以“辽宁30名摸金校尉获刑”为题报道 。
网络配图
新闻一发出,马上有网友在回复中调侃该团伙“连‘摸金符’都没有,怎么也敢称摸金校尉” 。事实上的确如此,在中国,盗墓的历史源远流长,史不绝书,但并非所有盗墓者都能被冠以“摸金校尉”之名 。
狭义的“摸金校尉”特指东汉时期曹操所设的一个专司盗墓取财的军职,而广义上则可指中国历史上的官方(或军阀)盗墓集团,例如同为曹操所设的“发丘中郎将”、南宋时期伪齐政权设置的“淘沙官”等 。
当然,还有如五代时期的温韬、民国年间的孙殿英这样的“盗墓名人”,虽未设专司盗墓的官职,也可包括其中 。总而言之,“摸金校尉”至少应是“官盗”才适用的词 。
秦始皇陵,盗墓史上最醒目的坐标
网络配图
自先秦时期始,中国就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说法,即使是寻常百姓家,死者生前认为珍贵的物品通常会在其死后随棺一同安葬,而王侯将相更不用说 。
他们的陵墓建得恢宏大气,墓中财宝多不胜数,无论是已被人们所熟知的秦陵兵马俑、殷墟妇好墓,还是近日发掘的汉代海昏侯墓,莫不如此 。
奢靡的厚葬必然引发盗掘现象,先秦经典《孔子家语》中就记载,鲁国正卿季平子死后,他的儿子和部下准备以美玉、珠宝作为陪葬品,孔子听闻后前往劝说:“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 。
网络配图
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 。”最终说服了操办后事的人 。孔子将厚葬等同于曝尸,实际上也反映出早在先秦时期,盗墓现象就已很普遍 。
【古代怎样的盗墓者才配称之为摸金校尉?】
- 古代女子为何都喜欢和尚?他们有何过人本领?
- 古代男子的偷情高招其中的精髓纠结在哪?
- 真实的青楼女子只伺候达官显贵普通人无缘相见
- 古代军队只听命虎符为什么没人偷虎符造反
- 女皇武则天的处女之身究竟给了谁?是李世民吗
- 天不怕地不怕的苏东坡为何单单不敢讽刺此人?
- 西游记中最风流的人不是猪八戒而是孙悟空!
- 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士兵最容易死?恰恰相反
- 慈禧冬天竟有这癖好:害惨了身边的太监们
- 古代刽子手一生中只砍99个脑袋!原因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