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肯定知道曹操对自己的戒心,他的对策是:加倍小心,避祸为上 。在自己任上,他勤勤恳恳,做小伏低,忠于职守,除了那位长远来看最值得投靠的人——太子曹丕,他避免站队,不轻易做出头椽子 。他曾向曹操提过两个建议,其一是在曹操征讨张鲁时,随军的司马懿建议顺道伐蜀,曹操未予理睬,还回了句莫名其妙的话:“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其二是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他不仅劝阻了曹操的迁都之念,还献了一条趁势离间刘备与孙权的计谋,曹操采纳了,遂有了孙权随后派吕蒙白衣渡江、掩杀关羽的那一出大戏 。这条计谋不见得尽归司马懿,但考虑到该计谋的重要性,身为功臣之一的司马懿想必改善了与曹操的关系,与曹丕的关系更是进展顺利,这奠定了他的未来 。他的未来取决于曹操之死,曹操去世后,司马懿被曹丕委任为类似“治丧委员会秘书长”的职责,全权负责曹操丧事 。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宫廷更替惯例来看,司马懿熬出头了 。
二
怎样才算真正出头呢?必须拥有兵权 。司马懿此前一直是文官,他历任文学掾、丞相主簿,还做过黄门侍郎、议郎,从未握有实质兵权 。现在,托庇于曹丕赏识,他的官衔不断提升,终于获得实质兵权 。曹丕于公元222、224年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次年又改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 。司马懿长期压抑的野心,此时必怦怦乱跳,但表面上,他照例辞让一番,方始接受 。曹丕不久驾崩,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共为辅政大臣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司马懿的个人事业蒸蒸日上 。
倘撇开善恶,单论事功,司马懿也算达到了某种极致,终极地位与曹操相同 。然观司马懿一生,我们无法找到一条清晰的生命历程 。他并非按照一种自我设计的信念来履践人生,后人无法根据他日后的所作所为,认定他之前对曹操、曹丕的辅佐缺乏诚意,也无法断言他早蓄奇志,意欲取曹家而代之 。简而言之,他不是“吾道一以贯之”的人物,他依照某种“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方式,随机展开阶段性人生,像一位棋手,下一手下在哪儿,不取决于事先设计,而是依对方着手而定 。——站在司马懿对手角度,这更加可怕,一个目的不明、见机行事的家伙,既可能是一个忠贞的股肱老臣,也随时可能翻脸不认人,谁吃得消他?
《三国演义》的读者,会对诸葛亮“空城计”津津乐道 。那原是小说家言,与史不合 。马谡失街亭时,司马懿刚在另一条战线上打败孟达,两条战线相距甚遥,好比二战时欧洲战场上的东线和西线,再能干的将领也不可能同时在两线作战 。诸葛亮初出祁山时,司马懿的地位尚不足以自领大军,当时与诸葛亮对抗的,主要是曹操义子曹真大将军,及张郃、郭淮等一线战将 。待到曹真病逝,升任大将军的司马懿才得与诸葛亮全面对抗 。司马懿曾在致胞弟司马孚的信中,如此形容对手:“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口气大极,但实际上,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占有全面优势的司马懿,始终不敢与诸葛亮正面接战 。
司马懿不是魏国宗室,升任大将军不是凭借累积的战功,在部下面前并无太大威望,那些久经沙场的战将常会不加掩饰地嘲笑司马懿胆小,在他们看来,司马懿的行为就像一支豪门球队在面对三流队伍时,不是全面出击,而是“摆大巴阵”,龟缩退守 。司马懿不为所动,为平息手下不满,司马懿还与朝廷联袂演一出戏,他佯装发怒,上表请战 。魏明帝不许,派大臣辛毗来做司马懿的军师,节制他的行动 。当司马懿作势出兵时,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加以阻止 。这套把戏被诸葛亮看得清清楚楚,他对姜维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话虽如此说,诸葛亮苦于粮食不足,不耐相持,情急之下,派使者给司马懿送来一套女人衣服,暗示司马懿不是男人 。
- 诗鬼李贺诗中的不尽忧伤:其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 跳槽的没计划:吕布仅跳槽三次被骂三姓家奴
- 刘邦杀掉那么多开国功臣为何独独对萧何最放心!
- 孤品的衣服都是洋垃圾吗 孤品的衣服全部是洋垃圾吗
- 买回来的小龙虾怎么吐沙 小龙虾的头到底能不能吃
- 莲子心泡水喝了有什么用 莲子心泡水喝的副作用
- 如何祛除猪腰腥味 猪腰怎么看才是新鲜的
- 西兰花可以和木耳一起炒吗 西兰花和木耳一起吃的好处
- 没泡过的黑米怎么煮烂 黑米没泡煮多久能熟
- 龙涎香是什么香味的东西(一小块几十万的龙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