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明帝刘庄皇后马氏:与世无争的贤德皇后( 二 )


明帝通过这件事知道马皇后很有处理国家政务的才能,有时明帝在宫廷上遇到公卿大臣难以裁决的事,便回到后宫试着让马皇后解决 。马皇后为他深入地分析事情原委,并提出解决方法,明帝也总是听从 。从此,马皇后在明帝身边服侍时,便帮他处理国家政务,弥补了许多朝政上的缺陷 。但她从未提及过自己家的事,因此得到明帝的敬重 。
公元75年,明帝去世,太子刘炬即位,是为汉章帝,马皇后也被尊为太后 。明帝新丧,太后的弟弟马廖、马防、马光自认为是皇亲国戚,不顾国家法令,私闯宫门,非要强行入宫吊丧不可 。把守官门的卫士杨仁遵照命令,不放任何人进去 。马廖等事后向章帝告状,说卫士杨仁妄自尊大,竟敢对国舅这样无礼 。章帝将此事告知马太后,太后不仅没生气,反而赞扬说:杨仁执法不阿,不避权贵,这才是国家的忠臣 。章帝便提拔杨仁为什邡令 。按照汉朝的制度,皇帝死后,诸贵人当徙居南宫 。马皇后感于惜别之怀,各赐以赤绶,加安车驷马,越布三千端,杂布二千匹,黄金十斤 。她自己撰写明帝的起居注,并把自己哥哥马防侍奉明帝医药的事削去 。章帝说:舅舅为先帝侍奉医药一年多了,不但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连辛苦也不被记录,母后也过分了吧?马皇后回答说:我不想让后人说先帝重用了皇后的家属,所以我才没有写进去 。
过了一年,章帝想按照两汉的制度封三个舅舅为侯爵,马太后的三个弟弟都上章推辞,太后也不允许 。当时朝政掌握在太后手里,一些大臣以为太后是故作谦虚,为了讨太后和国舅的欢心,便趁第二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旱灾,联名上书说:天久早不雨,是由于陛下不封外戚,引起阴阳失调 。请陛下依照祖宗常法,加封帝舅们为侯 。马太后看到奏章后,非常气愤,下诏说:这些上书的人,都是想向我献媚而谋求晋升 。他们讲的理由是荒唐的,毫无根据的 。西京成帝时,王太后的弟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五人同日封侯,当天黄尘漫天,雾霭四塞,并不闻澍雨之应 。武帝时外戚窦婴、田位宠身贵,横行不法,倾覆之祸,为世所传 。先帝吸取这些事例的教训,为防止外戚干政不让他们身处国家枢机之任 。诸王的封邑,也减先王之半 。他常说:'我的儿子不应和先帝的儿子等同尊贵 。'皇子尚且如此,现在有些官员为什么要拿马氏去攀比阴氏呢?我是天下主母,身穿粗布衣服,吃饭也不求甘美,左右随从也只穿布衣,不用香熏花饰,这样俭朴,为的是给天下人做个榜样 。我的娘家人不明此理 。最近我外出从家门附近经过,看见去你舅家问安的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家里的佣人也都穿着极其华丽的衣服,我心里很不舒服 。当时我并没有去谴责他们,不过我回来之后,就立即断绝了对他们的接济,希望他们能从中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但他们不以为然,依然故我,不以国家大事为重,一味地追求享受 。知臣者莫若君,况且他们又是我的兄弟 。我怎能辜负先帝的旨意,下愧我马氏先人之德,重蹈西京败亡的覆辙呢?马太后如此作并不只是谦虚,而是怕娘家人权势过盛后,会不知收敛,而在自己死后如同西汉的那些外戚一样遭受灭族大祸,正是真心为自己家人着想 。
章帝看完诏书后,觉得有些愧对三位舅舅 。重新向太后请求:两汉制度,国舅封侯,和皇子封王一样 。太后固然谦虚,为何不让儿臣加恩三个舅舅 。况且舅舅们年纪很大了,万一哪天过世,儿臣岂不抱恨终生 。太后了解章帝的心情,又进一步对章帝解释说:封侯的事我所以这样决定,是从你和你舅舅两方面的利益出发的,并非为慕得谦让之美名而使你蒙受无恩于外戚的指责 。景帝时,窦太后要加封王皇后的哥哥,丞相周亚夫坚执不肯,认为高祖有誓言在先,无军功者不得封侯 。现在我的兄弟无功于国家,怎能和阴、郭中兴之皇后相比呢﹖我常想那些富贵人家,居高官厚禄,还图加爵封土,这就好比再次结果的树木一样,必然伤动根基 。况且人们谋求封候的目的,无非是上图祭祀祖先时体面一点,下图自己逸乐享受 。现在我娘家祭祀用的是四方珍品,衣食则有国家供给,还有什么必要再受一县之封呢﹖我的决定是不会再更改了 。你是个孝顺的儿子,应该让父母安心 。如今天气反常,农业歉收,粮价飞涨,人民生活还十分困苦,匈奴又在边境寻衅,内忧外患,弄得我日夜难眠 。而你却把封帝舅当作什么大事、这不是违背了慈母的拳拳之心吗?我生来脾气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顺 。如若阴阳调和,风调而顺,年成转好,边境靖安,到那时再实现你的意愿也不迟 。章帝见太后坚持如此,只好把封侯的事暂时搁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