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寇准的生死迷局:客死岭南是否是冤枉?】 寇准乃北宋名相,为人豪放而洒脱不拘,为官正直而气度不俗,敢于犯顔直谏,不畏强权,为世人敬仰 。大家知道,北宋澶渊之盟前后,幸亏这位名相处变不惊,力挽狂澜,坚持真宗亲征,宋军得以略挫辽军锐气,最后签订城下之盟 。百年后就有宋人说:“当年若无寇准,天下已分南北矣!”如此一位功臣,最终却落得贬死岭南的下场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悲惨的结局?寇准自己的行为应承担多少责任?宋真宗、刘皇后及王钦若、丁谓诸人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太宗朝,寇准已为参知政事(副相) 。一天,上朝奏事,寇准所言与太宗之意不合,太宗一怒而起,准备退朝回宫,寇准却上前牵住御衣,要皇帝冷静坐下,继续议事 。过后太宗细细回味其过程,不觉大加赞赏:“朕得寇准,犹李世民(唐太宗)之得魏征啊!”
真宗即位后的第七年,即景德元年(1004),寇准拜相执政 。适逢辽国二十万大军南下侵边,来势汹汹,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举朝惊恐,主守主战,纷纷不决 。寇准力排众议,坚决主战 。某天早朝,参知政事王钦若提出请皇上驾幸金陵(今江苏南京)暂避,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建议皇上避难成都 。真宗征询寇准意见,寇准厉声回道:“若采用此二策,则人心崩溃,敌骑深入,天下还能保吗?何人为陛下画此策,臣请先斩此人祭旗,然后挥师北伐 。”王钦若在一边听得面红耳赤,低头不敢作声 。寇准又提名王钦若出判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去守前线重镇,王钦若没法推辞,只得上路,心中却记下这笔账 。
在寇准的要求下,真宗同意御驾亲征,率军直抵澶州 。皇帝亲临前线,士气大振,加上号令严明,将士用命,开仗之初就射杀辽军大将,略挫敌军锐气 。但在真宗厌兵求和的懦弱态度促使下,没能按寇准的强硬主张坚持下去,终与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以三十万岁币,换来北方边境的暂时平静 。
正当真宗为此战“亲征”有所成果而感到庆幸,对寇准也敬重有加之时,主钦若经过深思熟虑,开始挑拨离间 。一天,真宗目送寇准退朝,王钦若在一旁问道:“陛下如此敬重寇准,是否以为他对社稷有功呢?”真宗点头称是 。钦若又道:“澶州一役,陛下不以为耻,反以寇准为有功,臣实不解 。”真宗愕然,顿问何故 。钦若答:“陛下贵为天子,却与外夷作城下之盟,此《春秋》所耻 。寇准逼陛下亲征,犹如赌博,输钱将尽而孤注一掷,陛下乃寇准之孤注,逼陛下为如此危险之事,寇准何功之有!”几句话就把真宗说得面颊发青,闷郁不快,自尊心被扫尽,对寇准的敬意和眷宠也随之降格 。
同时,寇准在战后有意无意居功自得的架势,也令真宗老大不快 。自此,真宗待寇准日渐疏远 。不久便罢去其相位,出知陕州 。而王钦若却靠此类手段,再次被用为执政 。此人貌状矮小,且颈项中有瘤,一幅怪样,时人称“瘿相” 。
天禧元年(1017),全国正沉浸在“天书”、封禅等的迷信闹剧之中,寇准在判永兴军的任上,其属下军官巡检朱能,伙同朝中宦官周怀政,伪造“天书”,想通过寇准上呈,以得皇上恩宠 。寇准喜其附己,不辨真伪与忠奸,便忘乎所以地以地方长官的身份上奏朝廷,称有“天书”降乾祐山中 。一些大臣以为此乃奸臣妄诞,以蛊惑天聪,却不解原来并不相信“天书”的寇准何以会一改初衷 。然而真宗已入迷狂状态,宰相王旦也觉得应该让寇准奏上来,所以朝廷下诏,令寇准马上回京奉上“天书” 。
入朝临行前,有门生劝寇准说:“你若称病,推托不去,实为上策 。若入京见驾,便揭发此天书乃奸人伪妄之作,尚可保全平生正直的名声,其为中策 。若由此再入中书拜相,自堕志节,恐怕最为下策 。”寇准听了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入京奉上“天书” 。真宗大喜,正遇王旦离世,王钦若坐事罢职,天禧三年(1019),寇准再入中书为相 。
- 揭秘:北宋名相富弼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 北宋人所评中国古代百大武将:东汉名将之寇恂
- 北宋灭亡最直接的原因是它砍了一位降将的头
- 秦国三大名相才智卓绝,结局却十分凄惨
- 一年两月皇帝二十八年囚徒:北宋亡国之君钦宗赵桓
- 北宋时期的交子为什么最后会成为烫手山芋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 北宋有个杜拉拉皇后最后居然被宋徽宗谋杀
- 北宋传奇名妓李师师:皇帝挖地道与之幽会
- 宋徽宗宠幸的宦官梁师成:北宋六贼之梁师成简介
- 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的北宋传奇皇后:元祐皇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