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胶济铁路:胶济铁路百年前托举济南崛起( 二 )


1900年初,已被擢升为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正式上任 。对于山东的局势,袁世凯远较前任清醒 。早在1899年的奏折中,袁世凯就以为,德人垂涎山东的利益,由来已久 。现在与英人在山东分界造路(津浦路),德方的工程、管理人员,很快将大批赶来 。山东的民众性格刚强,又普遍地弥漫着浓厚的仇外情绪 。一旦双方发生冲突,德人就会以此为借口,出兵侵犯我方,进而寻求自治 。这自然是严重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但在国势虚弱的形势下,朝廷不宜再开战端 。因此,当前较为现实的策略是请求朝廷选派熟悉洋务的官员,遇事则依照约章持平办理,避免双方因矛盾激化造成事端 。同时,建议朝廷派遣军队分驻铁路各处,保护过往的外人的安全 。这样,便尽量避免了中外双方冲突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他们侵略的企图 。这里,袁世凯一改山东地方大员保守仇外的观念,转而以依靠约章、文明理性的方式抵制外来威胁,为己方争取更多的利益 。袁世凯这种开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山东政局的困境,推动了胶济铁路向山东腹地延伸 。
本来,依靠铁路的修筑使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是德国殖民当局的根本目的 。但铁路所到之处,确实能使当地的商贸腾飞,促进经济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 。熟谙洋务的袁世凯自然深知这一点 。于是,他在山东上任后,迅速请回尚在柏林担任清廷公使的荫昌,负责指点拟定修筑铁路的章程——《胶济铁路章程》 。明达洋务并熟知德国法律的荫昌,在清官府直接与德国交涉的前沿阵地济南,帮助袁世凯完成了路矿章程的大部分细节 。根据其中的规定,铁路修筑事宜由华德双方共同集股办理;地方官员帮助公司办理购地、租房、招工事项,铁路公司不得妨碍居民利益;由山东巡抚派兵保护铁路 。以上内容中,前两点保证了华方对铁路的部分所有权,并尽量避免了中德双方的冲突,使外人难以找到侵略的借口;后一点则对德方可能的侵略进行了抵制 。虽然双方对胶济铁路作用的认识并不一致,但袁世凯的建议毕竟会使铁路更为顺利地延伸下去 。这一点,无论是对急于开辟山东市场的德方,还是对勇于通过变革,改变山东落后面貌的洋务派官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各自认识到铁路开通的重要性,双方最终在1900年3月21日签署了章程 。这一天,离袁世凯正式到山东上任,尚不满一个月 。
1903年初,袁世凯离开山东,擢升为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 。不过,他的继任者周馥、杨士骧等人,仍然都是希望通过变革改变山东落后面貌的官员 。在他们的努力下,胶济铁路更为顺畅地伸向了广阔的山东内地 。接下来,如何与外人争利,使这条铁路对山东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成为开明官员首要考虑的问题 。随之,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了 。
袁世凯调离山东后,仍未忘记他本人在1901年主张的发展铁路、商业的奏议 。1904年5月,在胶济铁路以及计划从天津修至上海的津浦铁路即将在济南交汇的时候,袁世凯会同山东巡抚杨士骧上奏清廷,建议以火车的开通为契机,在山东济南主动开辟商埠,同时开放潍县、周村两处作为分埠 。与强开商埠不同,济南等三地商埠的行政、司法、税收等主权皆由中方掌握,实现了利权在我,以铁路推动商贸发展的目的 。
从1904年6月开始,当从胶济铁路驶来的列车汽笛声开始有规律地打破老济南府宁静的时候,山东的省城也开始在新世纪的黎明加速了自身转变的进程 。此后,伴随着津浦铁路的全线通车,以及商埠经济的飞速发展,最终成就了济南作为华北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