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异乡照料孙辈、重建社交圈,随迁老人的“北漂”生活还好吗?
这是一群漂泊在陌生城市的老人,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料孙辈,他们像候鸟一样,远离故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随迁老人”。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且呈持续增长趋势。
大都市切断了老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之间的链接,如何排解老人们内心的孤独苦闷,他们在北京生活得还好吗?
尴尬
老人成了不自在的“客人”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却只是儿女的家。”生活在女儿家里,杨阿姨总有一种住在“别人家里”的感觉,凡事小心翼翼,别给女儿添麻烦。
女儿家的微波炉有十几个按钮,做宝宝泥要先按这个钮,再按那个钮,做粥就要再换一组按钮,不像自家的那个微波炉,只有一个转钮,转到想要的那个时间就行了,看着这个先进的微波炉,杨阿姨根本不敢下手去按。更让女儿奇怪的是,老妈有时会突然毫无缘由地来一句“我有事出去一下。”然后便出门好大一会儿。几经询问,老妈才不好意思地回答:“你家的马桶跟老家的厕所不一样,我不大会用,不敢在家里解大手。”女儿这才知道,老妈每次都是偷偷到小区旁边的商场里上厕所。
来了女儿家,杨阿姨就学会了“看脸色行事”。“刚去买面条,没有细的了,我就买了点儿粗的。”“孩子跑得快,我还没来得及给他脱鞋,他就爬上去了,床单有点弄脏了”……杨阿姨畏畏缩缩,凡事都要早请示,晚汇报,常常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心惊胆战地等待着家长的发落。
将外孙子送到学校之后,杨阿姨就没什么事了。独自一人待在一个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孤单的感觉立即包围了她。出了家门谁也不认识,去买菜都会因为浓重的方言别人听不懂而尴尬自卑。
体贴
每周有一天“社交假”
从老家来照顾儿女、孙辈的随迁老人们,大多夹在儿女亲情和孤独苦闷当中左右为难。小孙的老公常年驻外工作,公婆在北京帮她照顾孙子。老公只能在放长假时才能回来待几天,那几天就不用老两口看孩子了,他们可以回到保定老家短暂休息。小孙惊讶地看到,“老两口兴奋地整宿睡不着觉,我老公早上7点的飞机到京,他们凌晨3点起来收拾东西,4点多天还黑着就兴冲冲地往老家奔,连儿子的面都来不及见。”
时间长了,看着公公婆婆为孩子和这个小家的种种付出,小孙慢慢理解了老人的苦楚。“公公婆婆舍弃了自己悠闲自在的晚年生活来照顾我们,离开了陪伴他们几十年的人和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承受着孤独和恐慌,却又不愿和我们说,怕给我们添麻烦,终于有个机会能暂时逃离这种生活,所以他们才那么归心似箭。”
小孙决定,要帮助公公婆婆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这是我公公婆婆,从保定老家来,大伙儿多关照。”跟老人一起出门时,小孙热情地向邻居们介绍。周日休息时,她尽量一个人带孩子去上兴趣班或者出去玩,给公公婆婆放一天假,让他们有时间跟小区里的其他老人唠唠嗑,或者结伴儿去买买菜,遛遛弯。她还给老两口办了公园和博物馆年票,闲暇时让他们出去开拓视野。过去常跟朋友们抱怨公婆动辄往老家跑,这回变成了满心的感激,“还好有他们在我身边帮忙,不然我和孩子的生活还不乱成一团糟?”当着外人的面儿,老人收获了儿媳的肯定,油然而生的价值感也大大地冲淡了远离故土的落寞。
人脉
社区活动重建“朋友圈”
如何帮随迁老人排解孤独,寻求认同,重建社交?社区也在想办法。
- 礼遇证|自掏腰包30多万元照料留守老人和儿童,大冶给“好人”发“礼遇证”
- 患者|三个月精心照料,济宁一患者留下“春光温暖”
- 志愿者|【浙里有温度】长兴:探亲突遇疫情滞留上虞 村委轮流照料留守老人暖了心
- 父母|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悉心照料师父父母20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 孝心|悉心照料老人孝心感动乡邻
- 周闫村|桑梓店街道残联到周闫村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走访慰问
- 茶油籽|“我是他的一切,他是我的家”——女儿照料父亲19年的动人故事
- 儿女|异乡照料孙辈、重建社交圈,随迁老人的“北漂”生活还好吗?
- 仁德至护|仁德至护·青龙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助老食堂受长者肯定
- 月在他乡明丨张岩:愿韶华不负警徽 做异乡的守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