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名声远播的十全武功:乾隆十大战绩( 二 )


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起,准噶尔部贵族之间为争夺汗位进行了将近十年的争夺残杀,最后是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在辉特部贵族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夺得汗位 。内讧使经济凋敝,人心离散 。继准噶尔部宰桑萨拉尔、都尔伯特部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史称三车凌)率部投奔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清军北路大营之后,与达瓦齐反目成仇的阿睦尔撒纳兵败失利,率部归顺清朝 。准噶尔部骁将玛木特见大势所趋,也毅然投清 。
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亲自接见他们,热情款待,重赏封爵并安抚部众,在各部纷纷请求出兵讨伐的情况下,决定不失时机地平定准噶尔 。但雍正年间的和通泊之败,使满朝大臣余悸尚存,只有大学士傅恒一人赞成出师伊犁 。乾隆帝为了完成先辈两朝未竟之志,为了归顺部众的长远安置,力排众议,亲自谋划 。但在择帅命将上深感困惑,因承平日久,缺少娴于军事的将帅 。最终确定北路统帅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亲王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喀尔喀郡王青滚杂卜、玛木特等为参赞大臣;西路统帅永常为定西将军,萨拉尔为定边右副将军,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原两广总督鄂容安、三车凌等为参赞大臣 。还有粮草供应也是异议极多,按当时的情况,如果按照“兵行粮随” 的原则就无法出兵,然而机不可失,乾隆帝决定抛弃常规,一兵只令裹带两个月口粮,食用不敷,则就地以茶叶银两兑换,这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二月,清军两路出师,北路三万兵出乌里雅苏台,西路二万兵出巴里坤,共马匹七万 。两副将军各领兵三千为前锋先行 。清军所到之处,准噶尔人纷纷闻风归附,师行三月,跋涉千里,兵不血刃地长驱直入 。自康熙年间就归顺清朝的哈密、吐鲁番的维吾尔人也随军效力 。两路大军四月底会师于博尔塔拉,五月二日抵达伊犁 。准噶尔人夹道欢迎,被拘禁的大小和卓也获得解救,率当地维吾尔人归顺清朝 。乾隆帝有诗《西师底定伊犁捷音至,诗以述事》云:“乘时命将定条支,天佑人归捷报驰 。无战有征安绝域,壶浆箪食迎王师 。”诗中自注:“大兵至伊犁,部众持羊酒迎犒者络绎载道,妇孺欢呼,如出水火,自出师以来,无血刃遗镞之劳,敉边扫穴,实古所未有 。”
达瓦齐率万人退守伊犁西南的格登山 。清军争渡伊犁河,追至山下 。五月十四日(公历6月23日)夜,清军前锋将领派出翼长阿玉锡等三名巴图鲁率二十二骑前往山头侦察,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直捣达瓦齐大营 。拍马横矛,搴旗大呼,枪矢并发,声震山谷 。达瓦齐所部顿时兵败如山倒,阿玉锡等擒获大小首领二十余人,降者六千五百人,达瓦齐落荒而逃,从天山托木尔峰下的木扎特达坂向南逃窜,与随行的七十余人被乌什维吾尔伯克霍集斯遵行清军檄文擒获,缚献清军大营 。第一次平准之役胜利结束 。
3、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再平准噶尔;
乾隆帝宽大为怀,将押解入京的达瓦齐赦免,封为亲王,配以宗室之女,留居京城 。并决定在格登山立碑,亲撰碑文,追溯“汉置都护,唐拜将军”的历史,肯定了平定准噶尔的意义,不仅是汉唐统一与治理新疆的继续,还是清朝开始统辖天山南北的标志 。
阿玉锡凯旋之后,受到乾隆帝的接见,封为散秩大臣,列入紫光阁五十功臣,并为画像御笔赞辞 。命令供奉清廷的意大利传教士、著名画家郎世宁为其作全景画《格登鄂拉斫营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亲笔题写长诗《阿玉锡歌》,结句为“神勇有如阿玉锡,知方亦复如报恩 。今我作歌壮生色,千秋以后斯人闻 。”郎世宁还作《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坚毅勇敢的阿玉锡全身戎装,持矛跃马向前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