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从政治地位来看,儒士之地位亦非其他户计所能比拟 。按《元史·百官志》之中对於官员铨选制度的记载来看,元代的官员选拔主要有三条途径:1、怯薛(即宫廷宿卫);2、吏进;3、科举 。其中,怯薛来源主要是元朝建国时所确立的九十五户“大根脚”家族子弟,约占元代官员总数的十分之一,此处不论 。元代科举始於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终于元惠宗(即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共计五十一年,其中有六年因奸相伯颜擅权中断(1336-1342),科举持续时间共四十五年,开科十六次,共取士一千二百人左右 。其中,汉人和南人(亦即儒户所属族群)约600多人,人数殊少,亦不足论 。因此,真正作为元代官员铨选,特别是中下级官员铨选的主要渠道,则是吏进,这也是元代官员铨选制度中最具特色的的一点 。
中国历代,特别是自隋唐以降,官、吏分野,吏员,也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中的办事人员要想擢升为官,难比登天 。唯元朝例外,元代受蒙古人实用主义之影响,中原传统观念拘束较少,官、吏界限并不如其他朝代那样明显 。因此,元代大量官员是从吏员中擢升 。而且,元代的吏员地位亦较之其他朝代更高,某些政府机构的吏员最高可有六、七品之品级 。
元代前期虽长期未开科举,然而通过吏进之门,仕途并未向儒士阻塞 。相反,元代一直将以儒为吏作为既定国策之一,并长期执行 。如世祖时,就发布政令:“定令儒生愿试吏郡县者,优庸之 。”仁宗时,“有召,省掾用儒士擢入”,“仁宗惩吏,百司胥吏听儒生为” 。元人陶安亦有论述:“朝廷以吏术治天下 。中土之才积功簿有致位宰相者 。时人翕然尚吏 。虽门第之高华,儒流之英雄,皆乐趋焉 。”
另外,还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元代前期虽然未开科举,但吏员选拔同样是采取考试选拔的制度,如果再加上官、吏之间比较顺畅的流动环节,元代的官僚制度实际上较其他朝代更加类似于近现代的公务员制度,此亦元代政治制度之中蔚为可观的闪光点 。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元代的儒士非但社会地位并不低下,实际上无论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地位都远较其他户计更为优越 。而且,当然,由於民族等级制度,以及讲求“根脚”大小的问题存在 。终元之世,高级官员一直为开国之初的“九十五千户”所垄断 。然而,所谓“九儒十丐”之说,亦实属荒谬不经之言 。
注1:九十五千户:元代开国之初所立下大功的九十五个家族,被封为世袭千户 。除了蒙古贵族以外,亦有色目人、汉人家族,如赛典赤家族、张柔家族、史天泽家族、严实家族等 。
注2:元朝灭亡前后殉节的儒生多得很 。明初汉族士人怀念元朝亦是普遍心态,钱穆还对此感到很不爽和很不理解呢!元明易代虽然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全面的「由夷入夏」,但真正影响士人对生死与仕隐抉择的因素是「君臣大义」,而不是「夷夏之辨」 。
注3:被湮没的元末亡国殉节的汉人
注4:古人讲的是忠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在乎的不是皇帝是哪个民族,而是他是否“行汉法” 。明代何瑭评价元代许衡的一段话:
“独近世儒者谓公华人也,乃臣于元,非春秋内夏外夷之义,有害名教 。搢绅之士,间有惑于其说者 。瑭尝著论辩之大略以为:中夏夷狄之名,不系其地与其类,惟其道而已矣 。故春秋之法,中国而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无容心焉,舜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夷,公刘古公之俦皆生于戎狄,后世称圣贤焉 。岂问其地与其类哉?元之君虽未可与古圣贤并论,然敬天勤民,用贤图治,盖亦骎骎乎中国之道矣 。……况元主知尊礼公,而已行道济时望之 。公亦安忍犹以夷狄外之,固执而不仕哉……由是而观,则公之臣元,无不可者 。”
- 称雄500年的八大晋商:盘点晋商旺族八大家
- 曹操为什么无法收降刘备的部将?刘备如何得人心
- 曹操为何搞七十二疑冢迷惑后人?曹操真正的墓在哪
- 浅析康熙的用人之道:他的三用和三不用之道
- 历史上七岁时就能收孔子为徒的人有多神?
- 刘禅陷入昏庸的诱因:皇后是猛将张飞的女儿
- 大汉盛世抗击匈奴的最杰出的将领:卫青和霍去病
- 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縯:真正打好中兴基础的天才
- 刘邦的大封功臣: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何坚决推辞?
- 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窦妙:不得宠失权后忧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