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恒河边上,一伙强盗认为玄奘体貌魁伟,适合祭祀突伽天神,便把他绑上祭坛,准备行凶祭天 。玄奘并不畏惧,行刑前只是镇静地默念佛经 。恰逢此时狂风骤起,乱沙飞舞,吹断了捆绑玄奘的树枝,暴徒以为老天责怪他们作孽,慌忙向玄奘表示歉意,这才侥幸躲过一场灾难 。
历经千难万险,进入天竺后,玄奘一边搜集和学习各种佛学经典,一边走遍天竺各地,巡礼佛教遗迹 。玄奘在天竺待了13年,先后经历翠禄勒那、袜底补罗、揭若鞠阁等几十个小国家,又在那烂陀寺留学5年,备受优遇,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并出席了戒日王主办的全天竺佛旨辩论会,由于他高深的佛学造诣和威望,成为论坛主人 。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他买了仆从,用二十匹马驮着657部佛经回归中土 。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数十万长安民众自发拥上街头列队欢迎,队伍在官道两旁排了二十多里,据说整整五天时间全长安人民在激动的情绪中忘却了工作 。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少所有社会阶级都处在狂喜之中,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宗教家,获得过这么多人的疯狂追捧 。
他的精神领袖地位让朝廷茫然失措,也不得不警惕起来:为了避嫌,玄奘在整个欢迎过程中不发一言,尚且有数十万人为他如痴如醉,如果他登高一呼,公开发表不利于朝廷的言论,那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玄奘的政治敏感性告诉他,仅仅是韬光养晦还不能消除朝廷的疑虑,因而抵达长安后不久就急切求见唐太宗 。唐太宗首先责备玄奘违反命令偷偷出关西游一事,然后才详细询问玄奘西游时所经历各国的山川形势、气候物产风俗等事 。
玄奘此时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出色的语言条理,十几年来穿行数十国的经历仿佛是刚刚发生,哪怕是一些细节都能清晰的描述,这让爱才的李世民大大zan赏,甚至要求玄奘还俗以官员身份侍奉左右,还欲带玄奘随师出征辽东,作为长期咨询顾问 。
玄奘知道唐太宗无论是要求还俗,还是随军西征,目的都是要将他置于朝廷控制之下,但自己毕生的志愿在于编译佛经,便婉言拒绝了唐太宗的好意,希望把余生用来把这些来之不易的梵文佛经翻译成汉语,并提出希望朝廷给予人员,财务和场所上的支持,把少林寺作为翻译场所 。
唐太宗提出可以支持译经工作,但译场必须在京城的皇家寺院弘福寺 。玄奘对皇帝的意图心知肚明,主动提出:“百姓为迎接玄奘西归太过热情,不仅触犯法律,更荒废了佛教法事,请朝廷派遣人员守卫寺门,以免出事 。”这实际是自请派人监视,让皇帝放心 。
对于玄奘的识相,唐太宗非常高兴,当即表示:“法师此意可谓保身之言也,当为处分 。师可三五日停憩还京,就弘福安置 。”在得到玄奘愿意接受朝廷监管的承诺后,唐太宗才完全答应支持译经 。后来唐太宗三番五次的令他还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陈明再三,表示“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 。自此以后,玄奘法师“一入道场,非朝命不出” 。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玄奘原本顺利的译经事业开始有了转折 。众所周知,唐朝皇室认太上老君李耳为先祖,把道教当成国教,但此时佛教的势力却远远大于道教,唐长安城内有100多所佛寺,道观却只有40多所 。唐高宗李治推崇道教,打压佛教便在情理之中 。
另外,唐太宗的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都与玄奘交好,也都是佛教徒 。李治继位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对父亲留下来的辅政老臣不断打压,最终老臣们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很自然的,玄奘也被高宗当成前朝老臣的同党备受冷落 。
- 西游记中五行山为何突然变成两界山,竟有此等秘密!
- 细数三国军事奇才诸葛亮的七宗罪:诸葛亮不是神人
- 金庸爱《西游记》:令狐冲韦小宝皆有孙悟空特点
- 西游记中六耳猕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为何连阎罗王都害怕?
- 《水浒传》?宋徽宗?是真的昏庸还是假的?
- 解读:在《辛丑条约》上为什么没有割地条款?
- 西游记谁最有钱?他俩一个借钱给皇上,一个是如来的债主
- 在《水浒传》中晁盖和宋江谁更懂得临阵打仗?
- 西游记三个徒弟谁最会偷懒,并非猪八戒
- 细说《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中到底有没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