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司马懿之军事才能大PK:谁更厉害一些?( 八 )


有人以司马懿后来征讨辽东的战绩,来说明他比诸葛亮能打仗,“他不是才用了几个月,就征服辽东了吗”?这诚然也只是一个笑柄 。既然司马懿也不乏英勇,为何要“畏蜀如虎”呢?他屯驻宛城之时,也曾经多次地力克于东吴众将领的进攻,但为何碰到诸葛亮就躲避不出了呢?这个中答案,正如诸葛亮说他的:“没有取胜的把握!”意思是两人之间PK结果,难分于高下哦!
由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大PK,是与他的整个北伐行动(即俗称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牵连在一起的 。其实,早在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的前后,就有不少蜀中人士对此不满,但因为他威望甚高,一言九鼎,所以大多是在私下里嘀咕 。而当诸葛亮死后,一些探讨他究竟该不该发动北伐战争的议论,就尾随而来了,甚至成了千年以来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 。
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发动北伐,连年用兵,但未得到魏国的“咫尺之地”,空耗了蜀国的巨大财力及人力,所以这项战略决策是失败的 。张恨水老先生,则是从他北伐的进军路线上,提出了批评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绕道陇中,兵缓粮荒,徒为敌算,则非也!”
与其相反的观点,是以当时诸葛亮对阵司马懿的形势角度,阐发的宏观看法 。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倚靠一州之力,联吴抗魏,以致(蜀汉)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北伐,长驱而入;而对手司马懿,虽然占有地广兵多之优,却无擒敌(诸葛亮)之意,务求自保而已,使得孔明自来自去 。假若他不在中年过早死去,终其意志,连年运思,刻日兴谋,那么就会是“雍凉不解甲、魏国不释鞍”的另一番景象,胜负之势,就不言而自明了!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事之难易,不在大小,而在于时机;时机未到,徒劳无益 。”无论诸葛亮出于何种目的北伐,但他在发动时机的把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 。也即是说,他发动北伐的条件不成熟,故而难以取得成功 。
从当时魏、蜀两国的主要形势对比分析,一是两国的实力差距确实太大,而魏国又没有出现重大的天灾人祸,致使其产生局势震荡,造成可乘之机;二是对手司马懿的谋略,的确与诸葛亮不相上下,难有出现致命失误,以留给诸葛亮大的可乘空间(司马懿遭受排挤后假意退养于家几年时,是在241年之后;如果诸葛亮健在,也就60岁出头 。);三是蜀国没能出现如韩信、白起那样的真正名将,能够所向披靡,让对方闻风丧胆,否则,是难能撼动“将臣如云”的强大魏国的 。
另外,从诸葛亮自身条件优劣而言,确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他“长于治理军事,短于奇谋诡计,政治能力优于作战能力,所以连年劳师动众,不能克敌制胜” 。诸葛亮数次北伐,不仅司马懿知晓他远道而来,唯有利在速战,所以便采取据险不战之策,逼迫他只有粮尽而返 。甚至连曹真、郭淮之流,也能够猜出诸葛亮用兵的心思 。如前者预知他第二次北伐,必以陈仓为攻击点,而提前作了防范,致使数万蜀军竟未能攻破一座陈仓小城;后者于他最后北伐,进抵武功的五丈原时,也能够料到北原是必争之地,所以提前去占据固守,从而压缩了蜀军的拓展空间 。
从战略上看,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是要实现“北图中原,兴复汉室”的大目标的 。这实为非同小可的灭国之举,就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相应配合 。这其中的所谓“天时”,即是敌国已出现衰势,或者因内乱造成局势震荡 。但魏国当时政权稳固,司马懿又还在“忠心”地辅佐曹魏 。
所谓的“地利”,即是兵力及物力雄厚,能够支撑从多点进攻敌方(如后来魏国灭蜀),但当时诸葛亮只是孤军深入,又数次因粮尽而退 。所谓的“人和”,即是要有一些能征善战的猛将和谋臣配合默契,但当时够得上档次的,武将唯有魏延一员,谋臣略无 。由于这几项条件均不具备,因此诸葛亮的北伐结果,与他的战略目标相距遥远,实为失败,也是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