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位皇子朱慈焕:75岁高龄仍被清朝凌迟

明亡后,崇祯的皇子们都何去何从了呢,他的最后一个儿子,在七十五岁的高龄,竟然仍然被清帝下令凌迟!
【明朝最后一位皇子朱慈焕:75岁高龄仍被清朝凌迟】崇祯十七年,燕京易主,李自成所部自南城的广安门入城,守军或降或散 。崇祯皇帝只好“御驾亲征”,亲自上马持枪突围,兵力是几十个太监 。谁知到了朝阳门,守将已降,闭门不纳,向北转走安定门,可太监们却砍不开被锁住的城门 。崇祯皇帝只好无奈返回皇宫 。此刻天色已明,朱由检在前殿最后一次敲响钟声,这本是召集大臣早朝的钟声,而彼时却是朱明王朝的最后丧钟,此后于煤山自缢身亡 。
而后京城先后被李自成、吴三桂和多尔衮所占,故明朝后裔经三轮冲击,覆巢之下已无完卵,太子朱慈烺被吴三桂所劫,客死陕西,其余皇亲贵胄命运也大抵相当 。之后,清军全面出击,剿灭南明各王,四处追杀散落在各地的明室宗亲 。为斩草除根,清军对于明朝皇室,哪怕是躲在天涯海角也要剿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都出了国境,一路跑到曼德勒,最后还是被弄回昆明绞死 。清军为追杀明朝皇室,不仅把国内掀翻了天,连跑到国外的都要“引渡”回来,却忘了有句俗语叫“灯下黑”,看似最严密的地方,其实也是最易出现疏漏的地方 。就在北京城内,清军眼皮子底下,本文的主角,崇祯皇帝的第五子朱慈焕,成功开溜 。而且这一逃就是整整64年,清朝都换了皇帝,吴三桂也“挂掉”多年,前朝皇子朱慈焕却安然在乡下喝着小酒过着开心日子,而且子孙满堂……
朱慈焕(1633年—1708年),为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后封永王 。甲申之变时,年十二,仓皇出奔,流离颠沛 。与一位姓毛的将领逃到了河南,种了一年地 。因为清政府清查“流贼”,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个人流浪,昨天锦衣玉食的皇子,今朝成了街头丐童,朱慈焕却也能四处觅食而生 。十三岁到祖籍凤阳,按理说,作为朱明龙兴之地,凤阳的搜查本该最严,可恰恰就在凤阳,朱慈焕路遇贵人 。他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给事中,认出其身份,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 。年十九时,王家突遭变故,朱慈焕再度流亡江湖 。至一佛寺中削发为僧,偷生度日 。
如果说朱慈焕就这么在青灯黄卷中了此残生,倒也是兴许又成为另一桩不解之谜 。而他又往浙中,结识一个姓胡的余姚人,亦明官员后裔,后两人谈经论文后,这个人颇钦佩他的才学,劝他还俗,并将女儿嫁给她 。从此朱慈焕以余姚王士元为名靠教私塾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 。
朱慈焕就这样平淡地过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南明覆灭、三藩之乱,甚至还有人假借其名聚众反清,但这些都激不起这位浙江乡下老人心中的涟漪,唤不起他的“雄心大志” 。康熙四十四年,朱慈焕在宁波认识秀才张月怀,后来别人亦称他张老先生 。不久,发现张行事不安分,居然发现这个张月怀假借他之名试图起事,于是便带家属仓皇逃到湖州长兴县 。后风声吃紧,宁波、镇海都“一步一步挨查”,试图起事的人被抓了十几个 。随后朝廷追查日益紧迫,朱慈焕闻得东窗事发,妻女六人,均上吊自尽,三子一孙,均被捕收 。再后来至康熙四十七年,官府逮捕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岚山起事的浙东和尚张念一,并从其口中得悉慈焕的行踪 。四月,在先后逃亡64年后,朱慈焕在山东汶上县躲避被捕,押解京师受审 。
当时官员们对着老态龙钟的朱慈焕拿不定主意,追了几十年的“危险人物”其实早已成了无力老头 。审讯时,朱慈焕一下子就把清吏问住了,“况吾今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大意就是我今年都已经七十五岁了,头发都雪白了,况且在三藩之乱的时候都没出来捣乱,现在这个时候还造反不是没事找事吗?况且谋反的人,必然占据城池,积蓄粮草,招兵买马,大招兵器,我做到哪怕任何一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