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一次生死对决

导读: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国君,虽然在位三十二年,但亲政的机会很少,他在任的时候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求亲政,他与权臣展开了殊死搏斗,结果却被赶出国门,八年来始终未能再回国,最后死在异国他乡,其情其景异常悲惨 。鲁襄公死的时候没有嫡子,有两位庶出的王子,一是子野,一是子裯,这两人的母亲都是襄公的妾,是姊妹俩 。子野与子裯虽然如出一辙但却是两个德性,子野在守丧的时候因为哀痛过度死了,于是子裯得立 。子裯在父亲出殡的时候没有一点悲伤,反而感到高兴,十九岁了还像孩子一样屁事不知,在殡葬仪式上与别人嬉笑打闹,孝服脏了又换换了又脏,更换了三次,不过他不刻意伪装不会假哭,道是个率直的人 。
子裯不像人君,难免招致非议,大臣穆叔说,子裯为父亲服丧不仅不哭反而有喜色,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国君呢?如果硬要立他,将来必定是祸患 。这话说的在理,可权臣季氏不听 。那个时候,国际上,北边要听晋国的,南边要服从楚国,鲁昭公三次朝拜晋国都遭拒绝,唯一的一次接纳还是参加晋平公葬礼,为此,孔子的《春秋》将其列为耻辱的事 。还有一次去楚国祝贺“章华宫”落成,因为只有鲁昭公一位诸侯前来,楚灵王一高兴赠送他一支宝弓,结果后悔又要回 。在国内,昭公受制于“三桓”,所谓“三桓”是指孟氏、叔孙氏、季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文姜与哥哥通奸杀死了鲁桓公,此后桓公的三个儿子轮流执政,慢慢的国君就成了摆设,到了鲁昭公的时候更加虚弱,所以昭公很想除掉“三桓” 。
鲁国执政者叫季平子,这老小子也不厚道 。按照周礼,鲁国搞一些大型活动的时候只能跳六人舞,只有周王才能跳八人舞,大夫是四人舞,不过这种规定老早就被打破了 。估计鲁国专门养了一些跳舞的人,可能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他们平时就是操练,祭祀或搞活动的时候才派上用场 。这种舞叫“万舞”,应该是纵横八人的方队,八八六十四人,另外有两个机动的,整个编制是六十六人 。一次,鲁昭公搞祭祀活动,结果跳舞的六十四人都没来,只来两个,鲁昭公一打听,因为季平子新盖庄园,跳万舞的全到季平子那里捧场去了,昭公能不气吗?
这事孔子也很气愤,《论语》里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你看,民办教师都看不过去了,何况国君?这更加铁定鲁昭公废黜“三桓”的决心,他曾秘密咨询大臣懿伯,懿伯说,这可使不得,国君丢掉民众很久了,想要成功很难,再说,政权在人家手里已经好几代了,如果失败,国君就会背负恶名 。昭公说,去去去,一边玩去 。不过懿伯挺守规矩的,他说,我不能回去,事情如果泄漏,我要承担责任,我不能帮助君王,但我能保守秘密 。于是他赖在宫里不走了 。
鲁昭公在位25年的时候,他联系了几个跟季平子有仇的人,开始行动了,不过很快就失败了,而且很惨 。第一个跟季氏有仇的人叫郈昭伯,这人与季平子同朝为官又是邻居,两人都喜欢斗鸡,可能赌注很大 。一次,季平子给鸡身上涂上芥末用以迷惑对方眼睛,郈昭伯给鸡安上铁爪,结果季平子败北,大怒,带人占领郈昭伯的房产作为补偿,郈昭伯因此怨恨 。第二个人叫臧昭伯,因从弟诬陷他而躲避在季平子家,臧昭伯抓了季平子家臣,季平子大怒,也抓了臧昭伯家臣,因而结怨 。
第三个人叫季公亥,族人季公鸟死后,其妻季姒与自家厨子私通,别人没说什么,季姒自己反倒害怕起来,于是用苦肉计,让婢女打伤自己,然后跑到别人家里诬陷她的管家要挟自己与之私通,季平子准备把管家杀掉,季公亥为管家求情,言辞恳切的说,杀他等于杀我 。但季平子没给面子,杀了管家,所以季公亥也与季平子有隙 。行动的前夕有一个预兆,有无数只八哥来鲁国筑巢而居,鲁国人很诧异,因为鲁国从没来过八哥,而且八哥是穴居,来鲁国却变成巢居,他们觉得很怪异,于是出现了歌谣,映射昭公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