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中国古人四次大规划移民日本真相( 三 )


在公元三一三年乐浪郡灭亡后,其中一部分人移居于百济 。王氏的后裔从百济再迁移至日本 。因所居之地靠近河道,因而和船运、物资的收藏、管理、搬运等工作发生联系 。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族也形成 拥有氏姓的地方豪族 。为和东汉直归化汉人相区别,且居于大和的西部,遂称为西文首氏 。
这样,秦氏、东汉直氏、西文首氏等归化汉人,以其大量的经济活动,逐渐形成地方氏姓大族,进入倭王政府,成为日本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 。
此时移居于日本群岛的汉族,远不只上述三族 。据九世纪初日本天皇政府编纂的《新撰姓氏录》所载,在天皇政府中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氏中,在京城、山城、大和、 摄津、河内、和泉等地区收集起来的归化人系统的氏有三百二十四氏(其中一部分是汉族),约占日本全部氏的百分之三十 。这百分之三十的归化人中虽然不全是汉 族,但汉族所占的比例不会小 。这话说得很中肯,去到日本群岛的汉族人民,就是作为日本人的一员在自觉地建设着日本,但是,他们在客观上起了促进中日文化交 流的作用 。两晋“五胡乱华”时期东渡日本的移民,大都身怀一技之长,深受日本朝廷重用 。无数事实证明,大和国家统治机构的完备,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无不与大陆移民有密切关系 。
第三次是隋唐时代(公元6世纪末至10世纪初) 。
此时,隋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南北分裂状态,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了鼎盛的巅峰时期 。尤其是大唐王朝前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空前强盛,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相比之下的日本,则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阵痛期,国势日衰,内部矛盾重重,内讧不断 。大陆移民东渡热潮日趋消 退,虽仍有部分知识分子、手工业者和学问僧在日本使者的劝诱下赴日,但是人数相比两晋时期已是强弩之末 。
相反,强盛的大唐却强烈的吸引了当时的日本人不畏 惊涛骇浪,大规模派遣使节(即遣唐使)来唐朝访问学习 。本文开头引用李白诗中的晁衡就是其中一名最著名的留学生(日文名叫阿倍仲麻吕) 。遣唐使回日,唐朝有时派遣送使同去 。由于航行艰险,他们往往居留下来,归化日本 。如沈惟岳、袁晋卿等,都在日本朝廷任职 。唐朝僧人也有随遣唐使赴日的,最有名的是鉴真东 渡 。有趣的是,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员交往,出现了很多唐日之间的跨国婚姻,如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娶的就是一位中国新娘 。可见,跨国婚姻不是今天才有的的时尚,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相对的普遍化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衰弱,藩镇割据混战,民不聊生,此时直至唐末,又陆续有不少民众驾舟东渡,但规模已无法与两晋 时相比 。甚至有传说杨贵妃并没有在马嵬驿被缢死,而是随使者逃到了日本,据说日本还有人自称是其后裔 。
第四次是宋明时代(公元13世纪末至17世纪末) 。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后,一直到元朝,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淡,官方往来基本停止,大规模有组织的大陆归化人移民浪潮也基本结束 。有据可查的是洪 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人琉球 。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 。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 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请赐明人归化 。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 。
到了元灭南宋和清军入关的残酷民族战争与屠杀中,又有些南宋和明朝遗民(主要是江南汉人)迁居日本(比如著名的南宋温州雁山能仁寺住持高僧祖元、明朝宗室遗民朱舜水等),但为数已不足道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宋以来,中国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航海技术,大量的贫苦农民和战争难民开始浮海到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南洋一带谋生,人多地狭的日本已逐渐失去了对大陆人民的吸引力,不再是中国海外移民的首选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