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施琅平定台湾的真相:功过是非争议300年( 三 )


与此同时,施琅上疏朝廷,建议对郑氏集团实行招抚政策,争取和平统一台湾,使台湾百姓免去刀兵之灾 。对于施琅的做法,康熙十分赞赏,并传旨同意了他的建议 。年幼的延平王郑克和刘国轩等人,原本害怕施琅复仇,不敢投降,如今看到施琅的确没有杀害自己的意思,于是连忙派人到澎湖施琅军前请降 。8月13日,施琅率军抵达台湾,由鹿耳门登陆上岸 。刘国轩等人到军前迎接,台湾各族百姓夹道欢迎 。8月18日,郑克率领郑氏集团文武官员,及明朝宗室在台的鲁王世子朱恒、乐安王朱凌等削发剃头 。随风飘落的一缕缕头发,标志郑氏集团正式归顺和南明小朝廷寿终正寝 。施琅收复台湾的捷报传到京城的时候,正值1683年的中秋佳节 。康熙闻讯喜不自胜,脱下龙袍派人赏赐给施琅,又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 。
功成名就,却留争议三百年
施琅平定台湾后,在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 。许多大臣对台湾的战略地位缺乏认识,主张将台湾人口迁往大陆,放弃台湾的土地 。康熙也一度表示赞同此议,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失之无所损” 。看到朝野上下弃守之声高涨,施琅心急如焚,连忙上奏了彪炳史册的《恭陈台湾弃留疏》,坚决主张驻守台湾 。在奏疏中,施琅指出,台湾事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防护重任,万万不能丢弃 。他用自己的亲眼所见,进一步论证说,台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为东南沿海地区提供重要物质保障 。另外,他还告诫说,对台湾这个地方,荷兰等外国侵略者无时不想侵占,我们如若不守住,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 。台湾一旦再被外国侵略者侵占,那时再出兵远征,将会难于登天 。施琅的上疏雄辩有力,一些大臣赞同他的建议,这促使康熙改变了主意,下决心守住台湾 。
1696年3月,施琅在福建任上病逝,享年76岁 。康熙皇帝闻讯后,痛心不已,下令厚葬,加赠太子太傅,谥号襄壮,并在泉州府学前建祠纪念 。至今闽南各地纪念施琅的牌坊、祠堂、碑文仍随处可见 。然而,三百年来,施琅也一直是位争议人物 。关于他的历史定位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的声音 。施琅的一生,就史载的情况看,不外乎两件事:一是反郑降清;一是统一台湾 。也正是这两点,构成了后人对其评价褒贬扬抑不一的根本原因 。关于施琅统一台湾的历史功绩,史学界已有充分肯定 。但对于其“叛主投敌”的气节问题,人们至今争议较大 。
如果说施琅降清是出于“报私仇”,那么其后来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狭隘视野 。无论是在征讨、弃留台湾问题上,还是在善后、治理台湾问题上,施琅都高瞻远瞩,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做出了不可抹煞的功绩, 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主义将领 。如果从“民族英雄”和“民族败类”的角度来评判施琅,则不免又有“狭隘民族主义”的嫌疑 。因为,无论是统治元朝的蒙古族,还是统治清朝的满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谋求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
【历史上施琅平定台湾的真相:功过是非争议300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满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 。历史上,满族源于女真,后改金,再改为清,主要居住于东北和华北各地 。1644年,满族贵族在一部分汉族地主武装的配合和帮助下,取得中国统治权,紧接着发动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一整个中国的战争,最终于18 世纪中期开创了中国的空前大统一局面 。但长期以来,由于满族统治者专制残暴,加上人们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国内有些人把清政府统一中国这件大事,说成是“异族入侵” 。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人把清政府看成是“满清侵略势力” 。因此,有人把施琅看作民族败类,就是以此错误历史观为前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