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文学大家蒲松龄为何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蒲松龄的小说非常出名 , 有关蒲松龄科举的事情也流传至今 。蒲松龄第一次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才仅仅19岁 , 当时蒲松龄在淄川县济南府参加考试 , 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 , 蒲松龄连续三试都是第一名 , 自然也就成了当地的秀才 , 而亲自录取蒲松龄的人也非常了不得 , 那就是清朝著名的大诗人施闰章 。
蒲松龄画像
施闰章当时担任的职务是山东地区的学政 , 并且施闰章还负责出题 。山东秀才考试正式开始 , 施闰章出的第一道题目叫做《蚤起》 , 这个题目是从孟子著名的“齐人有一妻一妾”中得来的 。虽然清朝的科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文体八股文 , 但是这并没有限制住蒲松龄的发挥 。蒲松龄早早地就对人情世故有切身体会 , 再加上自身的观察力和阅读范围的广阔 , 很快便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答案 , 经历过三试之后都拿到了第一名 , 这让蒲松龄在当地几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文人 。
蒲松龄科举的道路并未就此终结 。在通过秀才考试之后 , 蒲松龄开始向全国进发参加朝廷主持的举人考试 , 但是蒲松龄再试时曾经连续参加过4次举人的考试 , 但是直到72岁高龄之时 , 蒲松龄仍然没有成功通过考试而仅仅做了一名贡生 。然而为什么蒲松龄科举之路的前后差别这么大呢?据说蒲松龄在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本身就是剑走偏锋 , 因为他并没有完全遵照八股文的要求 , 但是他的敢言和精彩的文章还是吸引了当时的考官施闰章 , 但是先前这种情况在举人考试中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
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蒲松龄是我国清朝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 , 他完成的巨著《聊斋志异》是现存的我国最著名的古代短篇小说 , 其中很多故事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 在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改编 , 深受人们的喜爱 。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 也就是一生都想通过自己的考试为官 , 为此他用了一生时间去考试 , 但是中期一生都没有考中 , 一直到最后才是一个优贡 , 也没有因为考试而成为官员 。
蒲松龄之所以这样热衷于考试 , 是因为他受到父亲的影响比较深远 , 他的父亲一生只是一个秀才 , 但是一生也在为考取功名而努力 , 但是因为自己没有考上 , 所以就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 他亲自教导蒲松龄 , 将这一思想深深的刻在了蒲松龄的身体里 。
蒲松龄也有过辉煌 , 他在考取秀才的时候三项第一 , 一时间成为人们熟知的人物 , 名气也由此开始传播 。但是他后来不知为何 , 屡试不中 , 在后来的五十年中 , 他参加了多次考试 , 虽然才华横溢 , 但是就是不能中举 。这让蒲松龄的内心十分郁闷 , 他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 但是一生都没有如愿 。
虽然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而没有成功 , 但是他的才气是有目共睹的 , 在当时他的才名也被当时的人熟知 。尤其是他后来写成的《聊斋志异》更是使他名流千古 , 到现在还影响着人们 , 成为一代伟大的小说家 , 这项成就比进体制内更为吸引人 。
蒲松龄婚姻
蒲松龄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 , 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 ,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写小说的人 , 所以他身上有诸多的传说也不奇怪 。蒲松龄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 因为他热衷于科场功名 , 但是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