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高攀龙的著作都寄托了他本人什么情绪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 。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八君子”之一 。明朝高攀龙担任过太常太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务 。
高攀龙
高攀龙从小就喜欢读书又十分懂得礼节 。万历十四年,无锡的知县派罗懋忠和顾宪成前来进行讲学,高攀龙受益匪浅,开始专心研究“程朱理学”,并且还确定了自己的治学方向 。三年之后,高攀龙中了进士,但是没过多久,他的嗣父去世了,高攀龙回家为嗣父守孝三年 。
等到他服丧期满后,朝廷就任命他为行人司行人,还进行礼仪性的仪式 。因为平时的工作比较空闲,所以高攀龙有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书籍,深入研究了二程和朱子的作品 。高攀龙还另外编写了一则《日省编》,将先人的语录附在了文章的下面,作为初学者的指南 。
那段时期,明神宗已经长期没有处理政务了,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国力日益衰弱,高攀龙随之附上了自己的奏折,但是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万历二十二年,因为高攀龙斥责杨应宿等人诬陷而被神宗下旨贬为广东揭阳典史 。
高攀龙于是只能前往揭阳进行任职,在他前往的路上就已经立下了规矩,他要求自己要静心修养,不要被外界的事情所干扰 。等到了揭阳之后,高攀龙每天都会教授学徒,还培养了许多人才,另外还经常去观察民情,严惩当地恶霸 。在他任职的半年内,他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对他的学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高攀龙著作
高攀龙著作被称赞为是立朝大节,品格高尚之作,著有《周易易简说》、《二程书录》、《可楼记》、《春秋孔义》、《水居诗稿》、《正蒙释》等作品 。高攀龙的著作,文笔流畅,十分素雅 。如《可楼记》就是富有感情的半记叙半议论地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之情 。
高攀龙著作

《可楼记》是高攀龙的一篇散文的代表著作,通过对比来针对当时社会上那些争取私利却仍然不满足的自私自利的人们,并且表达了自己适中常乐的观点 。就像高攀龙在文章中最后说的,有些人极力想要谋求山珍海味,顶多只是享受一餐罢了;有些人极力想要建大厦,顶多就是起居生活罢了 。
这篇文章是超出于凡俗的好文章,有描写、有议论、有志趣,并且还蕴含着一些哲理,而这些全部浓缩在一篇只不过四百字的文章中,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极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愧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
文章所描写的这一座可楼,虽然只有一丈的大小,但是作者登临其间,四面的山水都收敛眼底,使得让他发出“可矣”的感叹,同时作者还进一步来对“足”与“可”进行申述 。因为有所不可就会感到有所不足,但是无所不可,便也就不会感到不满足了,更不会不快乐了 。
“可”与“不可”以及“足”与“不足”,都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处理两者的关系,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得失也就不会这么在意了 。作者借着小楼的名义,来表达自己的处世的观点,同时也是对世人的一个忠告 。
高攀龙纪念馆
高攀龙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明朝政治家、思想家、学者高攀龙而建立的,是一个展示高攀龙亲民、实学思想和气节的纪念馆 。高攀龙纪念馆内采用漆刻贴金、泥塑、木雕等工艺作为展示的手段,在增加纪念馆观赏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纪念馆的文化内涵 。
高攀龙纪念馆
位于江苏无锡金城西路的水居苑占地15公顷,在苑中主要的建筑主体取名为“五可楼”,“五可楼”的意思为“第五次重建可楼”,又同时蕴含着高攀龙所说的“可以望山、可以阳光普照、可以观水、可以吹风、可以明月相随”这“五个可以”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