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史上十大孝子( 二 )


曾参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参啮指痛心的佳话:少年时家贫,曾参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
曾参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
NO4:百里负米——仲由 ­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 。­
仲由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 。长大后,仲由总是想:我如何能为父母准备好一点的饭菜呢? ­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奉养双亲 。一百里路是非常远的,没有车子,仲由只能步行 。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仲由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 。人人都觉得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仲由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
仲由在父母双双过世之后,南下到了楚国 。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百辆马车跟随,每年给他的俸禄有万钟之多 。仲由所吃的饭菜也非常的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 。但是,父母已经不在了,不能同仲由一起享用 。仲由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变好而沾沾自喜,反而非常的感叹 。他是多么希望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希望往日的情景能够重现,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父母也永远无法回到他身边,给他尽孝的机会了 。仲由思亲孝亲之心,没有随着父母的过世和他自己今日的显达而丝毫淡漠,对父母始终念念不忘 。­
孔老夫子赞叹仲由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 。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 。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
在孔门四科里,孔夫子最重视的就是“德行” 。在孔子门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孝顺父母的 。仲由百里负米的孝行也垂范于后世,成了千古美谈 。­
NO5:芦衣顺母——闵损 ­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
闵损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用棉花做的冬衣,而给闵损的,却是野地里芦花做的薄衣 。一次,闵损的父亲外出,叫闵损来推车子,那芦花衣根本起不到御寒的作用,可怜的闵损冻得哆哆嗦嗦,手指僵硬,父亲起初很生气,以为闵损做事潦草敷衍 。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闵损一个不小心,把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都弄掉了而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
待到拉完货回到家里后,闵损父亲立即写了一纸休书逐后妻!那时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这一生就算是完了,为此走投无路而轻生寻短见的不在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