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为何会这么快被击沉?

该舰早在1930年代开始设计 , 原本计划在英德海军协定的限制内建造35,000吨级的战列舰 。但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认为35,000吨级的军舰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 , 因此开始秘密研究建造更大型的战列舰 。当法国新一代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开始建造后 , 德国为了同法国海军抗衡 , 决定建造排水量40,000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 , 当时的代号“G” 。G号战列舰在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安放龙骨 , 该舰随后被命名为俾斯麦号 。其后在1939年2月14日下水、在1940年8月24日正式服役 。首任舰长为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 。
服役时 , 俾斯麦号的标准排水量为41,700吨 , 超过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35,000吨 。至于满载排水量 , 俾斯麦号及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已经达到50,000吨 。相较于其他的战列舰 , 俾斯麦号因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而显得比较宽 , 使它可在波涛胸勇的北大西洋上稳定地航行 , 另外载油量较大亦令其可参与类似太平洋上的远距离行动 。主炮为双连装8门47倍口径380毫米/SKC34炮 , 其主炮射速很高 , 射速为3发/分 , 这是同期战列舰的最高水平;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 , 舰桥前后各布置两座 , 射程亦不低于纳尔逊级的45倍口径16英寸主炮 , 性能在当时很先进 。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 , 在中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 , 但远距离著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 。其装甲防护沿用“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 , 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 , 其主装甲堡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 , 同时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 , 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 。此外该舰在实现大防护尺度的同时 , 依赖大防护尺度提供的空间补偿 , 将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层甲板 , 让其与主舷侧装甲同时重叠在弹道上 , 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也得到了很大强化 , 超越同期建造的其它战列舰 。它的TDS(鱼雷防御系统)设计为抵御250公斤TNT的水下爆破 , 实际上却可以抵御300公斤德国黑索金烈性炸药(其威力为TNT的1.58倍) , 十分惊人 。此外它的装甲材料也很优秀 , 根据战后美国弗吉尼亚海军基地的测试 , 俾斯麦级的KCn/A装甲抗弹性能大约是美国衣阿华级的ClassA装甲的115-120% , 而日本大和级的VH装甲抗弹性能只有美国ClassA装甲的84%(以测试样品来说如此 , 但并不一定是所有产品) 。坚固的焊接舰体和优质的装甲保护 , 以及30.8节的航速 , 令俾斯麦号能有效地吸引及相当程度上应付任何敌军战列舰 。其主炮的威力亦可轻易地摧毁遇到的敌方护航运输队 。以上条件可使俾斯麦号突破并进入大西洋的广阔水域 , 由德国油轮负责补给燃料 , 逗留在大西洋并攻击敌方护航运输队而不被英国及美国的航空器、潜艇及军舰发现 。
“俾斯麦”号战列舰 , 作为第四艘以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的军舰 , 更是德国海军的骄傲——标准排水量4 。2万吨 ,  航速30节 , 武备惊人 , 4座双联381毫米主炮 , 6座双联150毫米副炮 , 8座双联105毫米高炮 , 8座双联37毫米高炮 , 2座四联20毫米高炮 , 2座单管20毫米高炮 , 2座四联533毫米鱼雷管 , 4架舰载水上飞机 , 舰员2000人 , 还装有德国最新科技结晶“海上节拍”雷达、雷达告警仪、无线电测向仪等先 进的电子设备 , 并秉承德国军舰一贯重视防护的传统 , 舷侧水线达330毫米厚的优质装甲 , 主甲板装甲也有100毫米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