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朝堂无父子,不论关系多亲的骨肉,还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一旦染指皇权,自然是有你无我,势不两立 。君不见杨广毒死隋文帝,玄武门害死亲弟兄 。君不见曹丕七步难子建,康熙膝下骨肉残 。庙堂之上唯有争名逐利,背后耍黑枪,尽管表面上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背后的故事谁也不晓得,你与我都不是当事人 。联想到清朝入关的历史,颇有相类似的情节 。
话说满清入关后,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以统军入关,定鼎中原之首功,开始了长达7年的摄政生涯,一路走来,逐渐位高权重,势焰莫当 。顺治元年十月,当小皇帝福临于太和门(时称皇极门)重行即位大典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的同时,即令为多尔衮建碑纪功,“永垂功名于万世” 。从此,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 。体现在诸多方面:
关于俸禄,多尔衮要高于其他诸王,并且比辅政大臣的还要多一半 。
关于冠服,多尔衮所戴之冠,“帽顶用东珠十三颗,金佛前嵌东珠七颗,后金花嵌东珠六颗” 。多尔衮所佩玉带,“每板嵌东珠六颗,猫睛石一颗”,为浅黄色 。多尔衮逢朝贺则穿八团龙服 。比较之下,与皇帝非常接近,如其冠只是东珠数少1颗,其朝服亦仅比皇帝龙袍少一龙而已 。
关于府第,多尔衮府第的“房基高十四尺,楼三层,覆以绿瓦,脊及四边俱用金黄瓦”,时人都知多尔衮的“府第之制高广比于皇居”,相差无几 。
【少年天子顺治为何对死去的摄政王多尔衮痛下狠手】
顺治二年,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一切大礼诸如围猎、出师等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 。若其回王府,则需送至府门 。如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 。上朝时,多尔衮于午门内从便下轿,而诸王需于午门外下轿等等 。上述所有仪注都表明一点,即多尔衮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顺治三年五月,多尔衮以为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铃印,十分不便 。于是,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 。从是年起,多尔衮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皇帝等同,均为20种,只是在每一种类的具体数目上比皇帝略少一些 。而辅政王的仪仗则只有15种,明显逊于多尔衮——多尔衮与皇帝的差距越来越小 。顺治四年以后,如果官员奏书中将“皇叔父摄政王”还称作“九王爷”,或是不用全称而丢字漏字的话,都会受到革职处分 。而且“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多尔衮再不用向顺治帝行礼了 。顺治五年末,多尔衮又向前进了一步,变成了皇父摄政王 。而且野史还说此时多尔衮公然和小皇帝的母亲大玉儿同居同止,甚至还有人说皇帝下召让两人结婚:我在很幼小的时候即位为皇帝,安抚占有了中原以及南北地区 。皇宫之内,靠的是皇太后的教育,皇宫之外靠的是皇父摄政王的扶持,得以承继了先人的事业,没有中途坠落 。如今,皇父和皇太后独居无偶,寂寂寡欢,皇父又刚刚死了老婆,我觉得极为歉疚 。诸王以及大臣们一致强烈呼吁,认为父母不宜分居,应该住在一起,我也好定时前去拜望 。我想来想去,觉得十分合意 。兹定于某年某月某日,恭行皇父皇母大婚典礼,谨请他们合宫同居 。希望礼部要尽职尽力,不要辜负我们孝道治天下的意图 。此致!一个皇帝下诏让自己母亲嫁给手下大臣,如果不是傻子,肯定心有不甘 。其后,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即是说多尔衮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 。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而且,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 。特别是“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上述人等每日于自己的王府前候命 。
- 多尔衮有无谋逆之心?曾强拉顺治出宫给他请安?
- 大清朝顺治皇帝为何认为做皇帝还不如出家当和尚
- 揭秘唐肃宗:有福天子为什么成了没有福的人?
- 《不负如来不负卿》之罗坻少年初长成
- 大清缔造者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的三次磨难
- 隐藏在渝州酆都的阴天子,佛教地藏王接手前的地狱主宰
- 顺治皇帝两次废后究竟有何内幕?顺治有几个皇后
- 顺治帝孝陵地宫究竟是不是空的?顺治帝陵之谜
- 《夜天子》首曝预告,叶小天放狠话怒斥不服飒爽豪情直怼天地
- 龙鱼的寿命多长时间 龙鱼的寿命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