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当年代徐志摩向林徽因求婚!徐志摩与林徽因( 三 )


泰戈尔代志摩求情时 , 林徽因已名花有主 。因而是徒劳的 。老诗人只能一声长叹而作罢 。
他特意为林徽因赋诗:“天空的蔚蓝 ,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可否这么解释:蓝天隐喻志摩 , 绿地暗示徽因 , 而作者本人则在两者之间扮演了微风的角色?传情的微风 , 最终发出的是一声叹息 。唉!
这首诗或这个故事 , 使徐志摩显得更浪漫了 , 使林徽因显得更纯洁了 , 使泰戈尔显得更伟大了 。也就是说 , 这段纯粹停留于情感与想像层面上的情史 , 并不至于贬低相关的各位人物 , 反而使之上升到艺术化的境界 。诗意本身 , 或许比爱情更重要 。因为世间的每一桩爱情 , 不见得都是有诗意的 。更不见得都能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 。能拥有林徽因这样的知音或红颜知己 , 虽然未成眷属 , 也是徐志摩的幸运!
志摩与徽因 , 陪伴泰戈尔会晤梁启超、胡适等文化精英 , 陪伴泰戈尔去大学里演讲 , 如影随形 。这是那个贫乏的时代里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三人行”!我想老诗人回到印度之后 , 仍时常回想起那其乐融融的情景——两位异国的青年男女 , 多多少少使之恢复了青春活力 。
那张照片里的泰戈尔 , 美髯飘拂 , 颇像民间传说里的老寿星(或西方的圣诞老人) 。泰戈尔的六十三岁寿诞 , 恰巧也是在北京度过的 。5月8日是泰戈尔生日 , 徐志摩新创办的新月社 , 为之主持了生日庆典 , 共有数百位北京各界名流前来捧场 。
徐志摩真是热爱泰戈尔 。泰戈尔的代表作有《新月集》 , 志摩就把自己的文学社以新月命名——志摩与徽因 , 都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新月派诗人 。在这次晚会上 , 新月社隆重上演泰戈尔的名剧《吉特拉》 , 颇受宾客欢迎 。
剧情中的爱神由志摩饰演 , 公主由徽因饰演 。他们联手演了一出爱情戏——在舞台上 。借助剧情 , 徐志摩总算可以淋漓尽致地渲泄出内心饱受压抑的情感——而不用担心遭到观众谴责 。他一定觉得:泰戈尔的这幕爱情戏剧 , 简直是为自己与徽因量身订做的;《吉特拉》的台词 , 更是与自己的心灵独白不谋而合……莫非泰戈尔真是来自异域的预言家?更重要的 , 是在志摩眼中 , 公主就是徽因 , 徽因就是公主——正如人生就是舞台 , 舞台就是人生 。他是在演戏 , 还是在做梦?这是梦境 , 还是实景?现实、梦幻乃至戏剧 , 全混淆在一起了 。
一切都像是奇迹 。《吉特拉》的剧中人 , 居然在遥远的异国寻找到各自的化身 。一位中国的爱神 , 和一位中国的公主 。
徐志摩确实是爱演戏的——要在今天 , 他没准能成为演艺圈明星 。没准他会不写诗了 , 改行当演员 , 进军百花奖或奥斯卡什么的 。其实在中国诗坛上 , 他也照样是明星式的人物:有诸多的绯闻 , 以及层出不穷的崇拜者(追星族) 。
我看过另一张老照片 。是徐志摩的剧照 , 剧本已非《吉特拉》了——更主要的 , 是女主角也换了 。不是窈窕淑女林徽因 , 而是一个叫陆小曼的少妇 。在剧照里 , 徐志摩与陆小曼身穿戏装 , 眉目传情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乃至罗蜜欧与朱丽叶等古今中外的经典情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