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误解的唐高宗李治及其命运悲惨的子女( 三 )


5、孝敬皇帝李弘(652-675),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母武则天 。永徽六年(655)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原太子李忠被废,改立为皇太子 。上元二年(675),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洛阳合璧宫时暴卒 。高宗悲痛万分,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 。因无子,于是便命令楚王李隆基做他的嗣子,继承香火 。唐中宗复位后,祔于太庙,号为义宗,并追封裴妃为哀皇后 。景云元年(710),姚崇与宋璟进言义宗并不曾即位,不应该与先帝们同列太庙,于是唐睿宗将李弘移到东都祭拜 。开元六年(718)后只用孝敬称之 。
6、章怀太子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 。永徽六年(655),封潞王 。显庆元年(656),迁授岐州刺史 。其年,加雍州牧、幽州都督 。龙朔元年(661),徙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如故 。二年(662),加扬州大都督 。麟德二年(665),加右卫大将军 。咸亨三年(672),改名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如故,食实封一千户 。上元元年(674),又依旧名贤 。上元二年(675),孝敬皇帝(李弘)薨 。其年六月,立为皇太子 。调露二年(680),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 。俄使人发其阴谋其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于别所 。永淳二年(683),迁于巴州 。文明元年(684),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 。神绩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年三十二 。追封贤为雍王 。神龙初,追赠司徒,仍遣使迎其丧柩,陪葬于乾陵 。睿宗践祚,又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 。有三子:光顺、守礼、守义 。
【揭秘:历史误解的唐高宗李治及其命运悲惨的子女】光顺,大授中封安乐郡王,寻被诛 。
守义,文明年封犍为郡王 。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病卒 。
守礼本名光仁,垂拱初改名守礼,授太子洗马,封嗣雍王 。圣历元年,睿宗自皇嗣封为相王,许出外邸 。龙元年,中宗纂位,授守礼光禄卿同正员 。神龙中,遗诏进封邠王,赐实封五百户 。景云二年,带光禄卿,兼幽州刺史,转左金吾卫大将军,遥领单于大都护 。先天二年,迁司空 。开元初,历虢、陇、襄、晋、滑六州刺史,非奏事及大事,并上佐知州 。时宁、申、岐、薛、邠同为刺史,皆择首僚以持纲纪 。源乾曜、袁嘉祚、潘好礼皆为邠府长史兼州佐,守礼唯弋猎、伎乐、饮谑而已 。九年已后,诸王并征还京师 。
7、中宗李显(656-710),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景龙四年(710)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 。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 。嗣圣元年(684),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圣历二年(699),被召回京,重立为太子 。神龙元年(705),82岁的武则天病重 。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 。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 。后复国号为唐 。景龙四年(710),病死于长安宫,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
8、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名旦,又名旭轮,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 。李旦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 。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 。旦初封殷王,后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唐高宗末年,仍封豫王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唐中宗为庐陵王 。于同月已未日立李旦为帝,改年号为“文明” 。李旦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 。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废李旦,封他为皇嗣,改姓武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封李旦为安国相王 。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韦皇后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 。同年6月,临淄王李隆基发动羽林军将领拥兵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 。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李旦复位,废黜少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 。元712年7月,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开元四年(716年)6月病逝,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享年5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