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商鞅变法之后为何会取得如此好效果( 二 )


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注重实效不尚空谈的特征 , 与传统的儒家大相径庭 。通过取信于君主、贵族和平民 , 取得社会各层的支持 , 共同推动改革进行下去 。首先是取信于君主 。从三次会面来看 , 商鞅在与秦孝公进行对话的时候 , 采取了以退为进、不断试探、步步为营的策略 。也有可能在当时的情形下 , 士在面对君主的时候并无太多选择余地 , 而是要根据君主的喜好来看碟下菜 。只有当孝公明确对王道和儒家礼治思想没有兴趣之后 , 商鞅才好抛出自己最擅长的法家治国思想 。其次是说服贵族同意 。商鞅的变法并非一帆风顺 。一开始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 。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 , 功不十不易器 。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 , 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 , 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 , 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 , 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 , 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 , 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 , 因事而制礼” 。商鞅的意思是治国的方略不能一概而论 , 国家的治理要根据当时的情形来制定 。但是有一点比较明确 , 商鞅提出改革必须要立法 , 而不是无法而行 。
再次是取信于民 , 具体说来采取了立木为信的做法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 , 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 , 不按照新法令去做 。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 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 , 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 , 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 , 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 , 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 , 我瞧你 , 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 , 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 。结果赏金越高 , 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 , 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 , 说:“我来试试 。”他说着 , 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 , 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 , 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 , 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立木为信的故事 , 用现代的观念来看 , 其实就是法律的实施效力问题 。如果国家颁布的法律没有发生实际效果 , 那么意味着国家的信用度下降 , 法律本身缺乏权威 , 立法也是徒然 。所以这里涉及改革与立法之间关系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如果国家制定出来的法律规则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 , 那么制定再多的法律规则也没有意义 。


商鞅在第三次会面时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和具体法律制度 , 最大的特点就是法律规则比较切合人的实际 , 对于老百姓建功立业产生了最大的激励 , 相当于最大程度地鼓励全民创业 , 为出身下层的老百姓打开了向社会上层流动的通道 。从经济学的视野来看 , 商鞅是制度经济学的运用大家 。通过制度的改变来最大程度地激励老百姓去建功立业 。另外 , 商鞅的九论的规定特别富于操作性 。用今天的话语来讲 , 其实质就是国家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