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想吃科创板的“第一个螃蟹”( 二 )


我们习惯性的把阿里、腾讯、百度在2018年的组织架构调整放在一起讨论,因为共同特点是云计算的战略地位确实被拔高了不少 。但我们不能忽视华为 。任正非的眼中,2019-2020年华为是“要争夺云的世界的” 。AWS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日益扩大,最新的数据显示已经超越电信进入前三 。而金山云在2018年的持续融资和小米生态的加持下,也在最后一个季度收获了81%的同比增速 。
根据 IDC 预计,2018 年至2022 年我国公有云市场复合增长率达 39.91%,在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75.31 亿美元 。可见,市场空间依然巨大 。

UCloud想吃科创板的“第一个螃蟹”

文章插图
IDC: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
显然,没有自我生态的哺育,而又想实现CBA战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只能在资本市场筹到钱去投资、去做研发 。
3、资本实力相对欠缺,融资渠道单一 。
对于云计算厂商来说,现阶段的成本都是巨大开支 。无论是2017年为获客而兴起的CDN价格战(0元中标、低价合作)还是客户需求变化倒逼的新技术投入,都在消耗大量的资金,此外设备、带宽、人员薪酬等都是大头 。在,实际上,其研发投入上以及业务发展中的资源采购等成本上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
《招股书》披露,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6亿、8.4亿和11.87亿元 。同样,业务发展带来的主要设备、资源采购等花费也在逐年上升,分别为4.34亿元、6.42亿元和10.92亿元 。
UCloud想吃科创板的“第一个螃蟹”

文章插图
有人肯定会疑惑:研发投入所需的更多资金不是在2018年融了不少?
但是自己深深明白:资本实力相对欠缺,融资渠道单一是该公司的竞争劣势之一,目前的资金实力相对国际和国内上市公司仍较为薄弱(雷锋网注:投资方的资金规模并非十分庞大) 。
国内公有云市场第一、第二阵营中的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AWS、金山云、百度云都在上市公司体内,而电信则是运营商体系根本不差钱 。
面对“不差钱”的竞争对手们,坐等融资的速度明显过慢,且资金量小,不如直接乘风而上科创板 。
上科创板,先突击设置AB股模式
据了解,选择的科创板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而该标准则是监管层为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的企业“特制”的一项标准 。
之所以说核心管理层存在表决权差异,是因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季昕华、莫显峰和华琨 3人持股总计约为26.93%,拥有的表决权分别为33.67%、15.52%和15.52%——这意味着拥有了过半的股东大会话语权 。
一般而言,采用AB股结构一般是因为创办人财力有限,要透过多轮融资引入财务投资者,才能令公司壮大,所以创办人摊占的财务股权往往会大幅摊薄,而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正好可以让创办人在持股较少情况下继续控制公司 。
因此,有券商人士表示,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在互联网科技企业、初创公司中较为常见 。
UCloud想吃科创板的“第一个螃蟹”

文章插图
股权结构中AB股具体分布(节选前12个股东)
UCloud想吃科创板的“第一个螃蟹”

文章插图
不过,这种结构让季昕华、莫显峰及华琨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对需要股东大会决议的事项具有绝对控制权,中小股东的表决能力势必将受到限制 。
风险犹在
一直以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所有头部云厂商吃到了红利,但现在急转直下,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