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徐树铮是个什么样的人?徐树铮怎么死的( 三 )


虽是个小小的秘书长,但徐树铮的权力大得吓人,几乎超过了总统和各部总长 。段祺瑞曾公开宣布,总统府和国务院的“逐日文件,均由徐树铮躬递 。该员伉直自爱,不屑妥语 。其于面对时,凡有事明为祺瑞之言者,祺瑞概负全责” 。于是,徐树铮手握先斩后奏的特权,专横跋扈,说一不二 。在第一次内阁会议上,他便与黎元洪的亲信孙洪伊接上了火 。其时,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与皖系广东督军龙济光争夺广东,官司打到北京 。孙洪伊主张去电和解,徐树铮却提出闽、粤、湘、赣四省派兵会剿李烈钧 。会议通过孙的主张,徐却擅自发电会剿 。孙洪伊闻讯后找徐质问,徐强词夺理不肯更正,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对各部总长如此,对总统黎元洪也是这样 。在徐树铮眼里,黎只是个盖印总统 。有一天,徐树铮送一份公文进府盖印,内容是山西省更动三名厅长,黎元洪问原因何在,徐竟不耐烦地说:“总统但在后页年月上盖印,何必管前面是何事情!”黎大为不悦,愤慨地说:“现在哪里是责任内阁制,简直是国务院秘书长制 。”
可是,黎元洪的亲信金永炎、哈汉章、黎澍和丁佛言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帮黎元洪成立包括国民党人在内的国会,制订扩大总统权力的新宪法,并选举冯国璋为副总统 。随后,他们又劝黎联冯排段 。徐树铮针锋相对,竭力劝段祺瑞联冯压黎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争斗不休,终于在对德宣战问题上酿成了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 。
1917年6月,在英美等国和西南各省军阀的支持下,黎元洪拒不批准段祺瑞提出的《对德参战案》,并下令罢免段的本兼各职 。段祺瑞通电下野,带着亲信退隐天津 。过了几天,徐树铮南上北下,四处活动,企图联合北洋督军拥段倒黎 。不久,北洋督军在天津成立各省军务总参谋处,准备拥徐世昌为大元帅,建立临时政府和临时议会,推翻黎元洪为首的北洋政府,拥段上台 。
缺乏武力依靠的黎元洪大为恐慌,遂“病急乱投医”,把希望寄托在驻扎徐州的辫子军首领张勋身上,频频电邀张入京调停 。徐树铮认为机不可失,向段祺瑞献计:先纵容张勋复辟,必遭天下一致反对,再出师讨伐之,必将成功 。段以为此计甚妙,便派徐参加张勋领衔主持的第四次徐州会议 。会上,徐树铮穿针引线,联络北方各省督军,竭力教唆张勋复辟 。曾亲口告诉张:“芝老(指段祺瑞)只求达到驱黎目的,一切手段在所不计 。”会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说,徐树铮得意地回答:“张勋是复辟脑袋 。先让他去做,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6月,张勋率辫子兵进京 。7月1日,把12岁的溥仪再次推上皇帝的宝座,宣布取消民国,恢复大清,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7月3日,段祺瑞以徐树铮为参赞,在天津组织讨逆军西进 。徐树铮认为,讨逆的重心在蚌埠而非北京,因为进京的辫子军只有3千余人,成不了气候 。张勋的主力仍在徐州、海州一带驻扎,不可不防 。于是,他率部进驻蚌埠,协助安徽督军倪嗣冲阻截辫子军主力北上增援 。
事情果然不出徐树铮所料 。困守北京的张勋孤立无援,很快便一败涂地 。徐树铮乘机协助倪嗣冲收编徐州的张勋部队 。7月14日,徐树铮随讨逆军总司令段祺瑞由津入京 。段祺瑞再任内阁总理和陆军总长,重新掌握北洋政府大权 。徐树铮也官复原职,就任陆军次长 。
据说,徐树铮与张勋私交颇厚 。张长期驻守徐州,对住在徐州的徐树铮家人多有照顾 。徐树铮助段祺瑞将其打败,完全出于政治斗争、权力斗争的需要 。1923年9月,张勋病故 。徐树铮不忘私谊,送上挽联一副:“仗匹夫节,挽九庙灵,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有六尺孤,无一杯土,斯人已死,斯事谁复为之?”此联既有对故友辞世的伤感,也对其复辟行为有所批评,用典准确,入木三分,被公认为名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