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为何有12座无字碑?十三陵的无字碑

明十三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
明十三陵有一个怪现象 , 这就是除思陵外 , 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十二陵虽然都是明朝时建造的 , 但是每座陵都有一座当时没有镌刻文字的石碑 , 人们称之为“无字碑” 。
这些石碑为什么当时不刻文字呢?历史文献没有详细记载其原因 。清朝乾隆皇帝觉得此事蹊跷 , 在他御制的《哀明陵三十韵》中提出了疑问 。他说:“明诸陵 , 唯长陵有圣德神功碑文 , 余俱有碑无字 。检查诸书 , 唯徐乾学《读礼通考》载 , 唐乾陵有大碑 , 无一字 , 不知何谓?而明诸陵效之 , 竟以为例 , 实不可解也 。”
其实 , 乾隆皇帝没有注意到 , 不仅十三陵中 , 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十一陵有无字的神功圣德碑 , 长陵院内的一座圣绩碑也是没有字的 。而且 , 各陵无字碑的形成原因也并非是不解之谜 。
仔细分析 , 我们会发现 , 各陵无字碑的形成是有不同原因的 。


献、景、裕、茂、泰、康六陵陵前原来没有神功圣德碑及碑亭 , 长陵第一进院落内也没有圣绩碑及碑亭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 , 世宗召大学士夏言等面谕:“前在陵工曾谕卿 , 独长陵有功德碑而六陵未有 , 无以彰显功德 , 今宜增立 , 示所司行 。”但是 , 只为六陵增建神功圣德碑 , 世宗觉得还没有完全展示出他这位出身于兴王世子、帝系旁支的帝王对祖先的尊崇和孝思心理 , 又下令在长陵陵宫内为成祖修建了圣绩碑亭及石碑 。
【十三陵为何有12座无字碑?十三陵的无字碑】竖碑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彰显功德 , 彰显功德自然要通过对功德的陈述文字来表达 。所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 , 六陵碑亭及长陵这座碑亭刚刚落成 , 礼部尚书严嵩就上奏说:“查得成祖文皇帝圣德神功碑文乃仁宗昭皇帝御撰 , 今长陵等陵碑文 , 伏请皇上亲御宸翰制文 , 镌石以记述列圣功德 , 垂示于万万世 。”严嵩的请求是符合明代帝陵碑文撰写原则的 。因为 , 早在朱元璋撰写皇陵碑碑文时就说过“皇陵碑记 , 皆儒臣粉饰之文 , 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 , 所以 , 他废掉了洪武二年(1369年)翰林学士危素撰写的皇陵碑文 , 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亲制文 , 命江阴侯吴良督工刻之 。”此后诸帝以此为定制 , 成祖朱棣撰写了孝陵神功圣德碑文 , 仁宗朱高炽撰写了长陵神功圣德碑文 , 帝陵功德碑文出自嗣帝之笔便成了明朝后世帝王遵守的定则 。基于这个原因 , 世宗将兴献王坟升格为显陵 , 在显陵陵前建造睿功圣德碑亭 , 其睿功圣德碑的碑文就是世宗亲自撰写的 。
世宗皇帝既然为父陵撰写了睿功圣德碑文 , 则新建的长、献、景、裕、茂、泰、康七陵碑文自然也应该由世宗撰写 。但奇怪的是 , 碑文一事却始终不见下文 , 各碑竟都成了“无字碑” 。
有人推测 , 这是因为世宗认为碑上无字 , 可以表示祖先功德无量 。也有人认为 , 世宗迷信道教 , 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导致了世宗认为无字之碑较之有字之碑在等级上更高一筹 , 是更高、更伟大的意境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