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王献之有何关系王羲之与王献之的故事

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划字,把酒杯撞翻了 。他就用手指头蘸(站Zhàn)着酒写字,饭都忘了吃啦 。他的第七个小儿子王献之见到哈哈大笑,说爸是个“字疯子” 。他妈听见了,说道:
“儿呵,只要功夫深,‘泰山顶,高不过脚面儿’ 。你爸苦苦下功夫,书法一定会胜过古人的呵 。”
这时,王献之认为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他快活地问道:
“我的字再写三年也够好了吧?”
王羲之听了没作声 。
妈听了,摇摇头说:“远哩!”
王献之又问道:“五年行了吧?”
妈还摇摇头说:“远哩!”
王献之气得跳了起来,问道:“究竟写多久,才行呀?”
王羲之听到这里,站起来,走到窗口,用手指着院心的大水缸说道:“你呀,能写完这十八大缸水,字儿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 。”
王献之听了心里不服,下决心显点本领给爸看 。他跑进书房,拿起笔来,决心打头重来,先练基本功 。就天天照着爸爸的字练笔划,只练些横、竖(述shù)、点、撇(piě)、捺(纳nà) 。这样足足写有两年,捧来给他爸看 。他爸望望又没作声 。给妈看,妈说道:“唔,有点象铁划了 。”
王献之这番回到书房,天天光练钩 。又足足写了两年,捧来给爸看,爸望望没声响 。给妈看,妈点点头说道:“有点象银钩呐 。”
第五年,王献之这才开始天天练字,足足写了一两年,把字都捧出来给爸看 。王羲之拿过来翻了一翻,仍然摇头叹气没声响 。只是见到字里面有个“大”字,嫌架势上紧下松,于是在下面点了一点,成为“太”字了 。
王献之又把所写的字捧给妈看 。他妈把字放在桌子上,一张一张看了三天才看完,最后叹口气道:
“我儿写字两千日,只这一点象羲之 。”
王献之走近一看,惊傻啦,原来妈妈指的那一点,就是爸爸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呵!
王献之这才感到自己的字不行呵 。于是烦闷闷地走出门外,在路上低着头走,心里有点不舒坦!不觉来到城门口,见到有位老婆婆在烙单饼卖 。哈,怪呵!只见她烙好一张饼,就用竹筷挑起,从肩头往后面撂,一下子就撂进背后的竹匾里去了 。匾里一张张单饼叠得齐齐整整,有尺把高哩!王献之看得惊讶(亚yà)极啦,问道:
【王羲之与王献之有何关系王羲之与王献之的故事】“老婆婆老婆婆,你连头都没回过去望一望,这饼儿,怎么撂得这样准呵?”
老婆婆笑笑道:“没什么,也不过象王羲之写字,熟练罢了 。”
王献之一想,对呀,可不是这样吗?于是急忙忙跑回家,一头栽(灾zāi)进书房里,天天安心下苦功练字了 。
有一次,王羲之来到书房,悄悄走到王献之身后,猛然间拔他手里的笔杆,没拔动 。王羲之大喜,他知道王献之写字有了手劲啦,于是悉(希xī)心教导他习字,写了一本《乐毅论》让他临摩 。
到后来,王献之完完全全写光了十八大缸水,也成为我国一个着名的书法家啦 。人们把他与王羲之合称为“双王”,称王羲之为“大王”,叫王献之为“小王” 。不过“大王”和“小王”写的字,功夫还是有差距的 。
一次,王羲之到京城去,临走的时候,在墙上写了几个字 。王献之等爸走了以后,连忙把墙上的字擦掉,自己照样写了几个字在原来的地方 。自己左看右看,认为很不错了,象得很呢 。等到王羲之从京城回来,又经过这儿,见到墙上的字,反复仔细端详⑨了一会儿,叹道:“咳,我临走的时候,真喝得太醉了,竟然写出这样的字来!”
王献之在一旁听到,惊得说不出话来,这才不敢骄傲,更加努力地老老实实练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