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国功臣赵普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赵普( 二 )


朱元璋:普诚贤相,使诸将不早解兵权,则宋之天下未必不五代若也 。史称普多忌刻,只此一事,功施社稷,泽被生民,岂可以忌刻少之!
张燧:①宋之兴也,赵普以半部《论语》佐艺祖致太平,而其后也,遂有濂洛诸儒之盛,是所谓青出于蓝也,所贻者远矣 。②宋之兵孱国弱,始于赵普 。方太祖时,曹翰欲取幽州,承周世宗一日取三关之余威 。时辽国多隙,取之必矣 。赵普亦知翰能之,而不胜嫉媢之心,巧为之阻 。太祖承五代之敝,畏难苟安,玩时愒日,故从其言,而金、元之祸,中国人类几为匈奴之牧马场,皆普一言,兆数百年之祸也!其渝金匮之罪,犹在此下乎!
归有光:宋太祖受周之禅,去五代战争之患,致天下于太平,则有赵普、潘美、曹彬之辈殚其谋 。
王世贞:赵韩王不读书,而词组凿凿破的,如劝太祖收诸将兵权,云:陛下何以负周世宗;劝太宗破金柜之约,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 。是何必多多许,亦毋论本意若何,令人那得不转圜 。窃寻自古得天下之易,未有如宋太祖者,陈桥之变,焉得诿非本谋 。盖太宗与普谋之于外,而太祖阳示无心于内 。此事独普三人知之,廷美当尚弱,弗与也 。太祖之传太宗,约再传而始及德昭,亦非本心也 。知德昭幼,而太宗之不利孺子也 。其必王也 。太宗可以保廷美,而不可倍德昭 。当真宗之正东宫,德昭虽物故,尚有子,而一时在廷诸臣,未有一言及之者 。寇凖窥微指之所在,而请决焉,此何足美而一时与 。后世之人,亦末有訾之者 。何独于应禅之景皇,无责之于肃愍(于谦),而过为刻也 。故余每读宋史至太宗,令人思吴乞买;至赵普,令人思粘没喝,呜呼!虏亦有人心 。
李廷机:赵普辅国政,帝有为必请 。普或告养亲,辄举吕馀庆 。上下悉调停,中外皆敬谨 。
王夫之:唐亡以后,鄙夫以成奸之习气,薰灼天下而不可浣 。
《历代群英歌》:赵普开国元勋,曹彬清雅仁厚 。
蔡东藩:①赵普惩前毖后,力劝宋祖裁抑武夫,百年积弊,一旦革除,读史者多艳称之 。②赵普与卢多逊,积衅成隙 。彼此设计构陷,而旁人适受其殃 。侯仁宝,普之妹倩也,卢多逊因普迁怒,假南交之役,致死仁宝,仁宝死不瞑目矣 。廷美为太宗胞弟,金匮之盟,兄终弟及,普实与闻,顾以卢多逊之嫌,构成煮豆燃萁之祸,推普之意,以为此狱不兴,不足以除卢多逊,多逊得除,何惜廷美?况更借此以要结主宠,为一举两得之计乎 。故死廷美者为太宗,而实由于赵普 。孔子有言:“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卢多逊不足责,赵普名为良相,乃与鄙夫相等,何其惑也? ③宋初功臣,不止一普,而普之功为最大 。即其挂人清议也亦最多:陈桥之变,普尝典谋,为太祖成不忠不义之名者,普也;廷美之狱,普实主议,为太宗成不孝不友之名者,亦普也 。夫陈桥受禅,隐关气运,定策佐命者实繁有徒,尚得以天与人归为解,廷美之狱,太宗犹畏人言,普乃谓太祖已误,陛下不容再误,而大狱遂由是构成 。试问前日金匮之盟,谁为署尾?如以兄终弟及为非,何不谏阻于先,而顾忍背盟于后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