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政治方面的成就:稳定了东汉政局

稳定政局
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 其实并不公平 。东汉末年 , 外戚宦官争权 , 朝野上下乌烟瘴气 。步入建安年代 , 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 。对此 , 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 , 四海荡覆;尺土一民 , 皆非汉有 。”董卓擅行废立 , 刘焉自造龙袍 , 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 , 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
早在中平五年 , 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 , 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 , 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 , 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 再次为曹操所拒绝 , 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 , 我自西向 。”;李傕等人祸乱长安 , 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 , 漠然无视者有 , 趁火打劫者有 , 落井下石者也有 , 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 , 魏吴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 , 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 , 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伏寿等皇亲国戚 , 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 , 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 , 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 , 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 。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 , 曹操也规定了自己亲属一律不得违反朝廷律令 , 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 , 受事为君臣” 。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 , 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 , 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 。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
选官标准
汉时期选拔官吏 , 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 , 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 。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 , 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 , 不受上述标准限制 , 强调“唯才是举” 。只要有才能 , 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 , 他也注意提拔 。从210年到217年 , 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 ,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
【曹操在政治方面的成就:稳定了东汉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