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康熙皇帝亲自举荐的一位清官:天下清官第一

美国演艺界巨星施瓦辛格在竞选加州州长时,有句竞选口号很是得人心,“我的钱花不完 。你们选我当州长,我不会贪污你们的钱 。”这句话体现一种做人的真诚,一直很是欣赏 。读《清史稿·张伯行传》看到了先人早在两百多年前就说过这样话,张伯行说:“我为官,誓不敢取民一钱 。”
这位张伯行生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河南仪封人(现兰考县),字孝先,号恕斋,晚年又改号敬庵 。康熙二十四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 。当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 。他卒于雍正三年(1725年),年七十五岁,赠太子太保,谥清恪 。康熙称他为“天下清官第一” 。光绪初年,准祭于孔子庙 。
张伯行属大器晚成型,但他在任官期间始终忠于职守,克勤克俭,因而声名闻于天下,不但康熙皇帝对他多次表彰、擢升,百姓也称赞他是“天下第一清官” 。
康熙四十二年,张伯行授任山东济宁道,赴任时正值灾荒,他让人从老家运来粮食救济灾民,缝制棉衣,用来解救百姓饥寒,又捐出几船钱帛分发给百姓 。到任后立即拿出仓谷二万二千六百石赈济汉上、阳谷两县 。
康熙四十五年,张伯行升任江苏按察使,新任官员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以示请求关照,这是一种“潜规则” 。张伯行秉性耿直,藐视这个旧俗 。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 。”康熙南巡到江苏时谕令巡抚和总督举荐贤能官员,张伯行当时任江苏按察使,因廉政得罪人过多,因而没有官员举荐他 。
康熙在举荐的名单中没有看到张伯行,十分气愤:“朕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 。”他转向张伯行:“朕很了解你,他们不举荐你,朕举荐你 。将来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绩来,天下人就会知道朕是明君,善识英才;如果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朕不识善恶 。”康熙当场破格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赐予张伯行“布泽安流”匾额 。
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民做了很多好事 。最主要的就是买粮抚民 。福建地方人多地少,每年的粮食要从他省购买,奸商乘机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牟取暴利,百姓则叫苦不迭深受其害 。张伯行经过调查,当即决定由政府从江西等地买来粮食,再平价卖给百姓 。这一方面使百姓免受奸商盘剥,另一方面也可以赚些钱用在下一年买粮济民上 。
为此,他被指控擅动仓谷,应革职问罪 。张伯行认为“仓谷为轻,民命为重”,据理力争,最终免遭处分 。在他任职期间,百姓没有因灾荒和饥饿而背井离乡 。福建百姓祭祀瘟神,张伯行命令毁掉这些瘟神的塑像,改祠堂为义学,祭祀朱熹 。民间多尼姑,有人卖贫苦人家的女子,以致削发为尼者成百上千,张伯行命令这些人家赎回自己的女子,为她们选择配偶 。有家境贫穷无法赎回的,由官府出钱赎出 。
康熙四十八年,张伯行从福建调任江苏巡抚时,整个路费仅花一两银子 。他临走时福建的百姓痛哭相送,如丧考妣 。张伯行赴任后,即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物,整顿当时日益盛行的贪腐之风 。檄文中写道:“一黍一铢,尽民脂膏 。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 。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 。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本都院既冰蘖盟心,各司道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 。”这篇檄文在《郎潜纪闻》、《清稗类钞》和《清朝野史大观》中均可见到 。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清官,跃然于纸上 。
江南一带官场上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现象非常严重,浮华奢靡之风盛行,所谓“各行省积弊最深者莫如江南 。”张伯行走马上任后不负圣望,他见巡抚衙门连帷幕也是富丽堂皇陈设豪华,让人把这些东西全部撤掉,换成布做的 。《禁止馈送檄》,就是他这时拟就的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当地风气为之一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