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李鸿章来过这个英国城市,他们来是为了见证什么?

英国纽卡斯尔浓缩了一部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史 。那段破碎的梦想,那股激荡的海潮,其实一直在身边,从未消失,不曾遗忘 。这梦想,这涛声,还在延续 。《留学的逻辑》连载42 。
19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同处于近代化和早期国际化发展阶段的大清与日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英国纽卡斯尔作为海军发展的基地,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 。这也是东亚两大帝国“自改革”(著名学者解玺璋语)释放出的革新自强能量的碰撞与角逐 。
英国东北部的泰恩河(River Tyne)自西向东横贯纽卡斯尔市,几乎跨越大西洋和北海,连接英国东西海岸 。
沿着泰恩河北岸的滨江道一直向西,在纽卡斯尔商业园区(Newcastle Business Park)附近,河道逐渐变窄,岸边残存着船坞的遗迹 。这里便是一百五十年前世界造船中心之一的埃尔斯维克(Elswick) 。英国著名造船企业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就曾坐落在这里 。
19世纪,英国的船业规模占世界总量的70%,朴次茅斯、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纽卡斯尔等城市掌握着世界造船的命脉 。其中阿姆斯特朗埃尔斯维克船厂的主要客户包括英国皇家海军、沙俄海军、大清北洋海军、日本联合舰队、美国海军等 。
1881年和1887年,邓世昌曾两次造访这里,监造、接收北洋海军订购的“超勇号”、“扬威号”、“致远号”、“靖远号”四艘铁甲舰,并与船队一起从泰恩河口(Tynemouth)驶入北海,辗转经直布罗陀海峡穿越地中海,途径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回到祖国 。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立,一支世界级规模的舰队在东亚崛起,从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至此达到顶峰 。
不可思议的是,在同一个船厂,同一个船坞,日本联合舰队定制了“致远级”穹甲巡洋舰——“浪速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换代产品——“吉野号”!
1894年9月17日,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狭路相逢 。为了保护遭遇日舰围攻的旗舰“定远号”,邓世昌指挥中弹倾斜的“致远号”开足马力冲向日本第一游击队主力舰“吉野号”,以吸引敌舰火力 。
“吉野号”的水手被“致远号”突如其来的壮举惊呆了,惊恐地乱作一团,不少水兵跳海逃生,舰长坪井航三匆忙间要求所有日舰向“致远号”开火 。
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连同邓世昌在内的246名“致远号”官兵壮烈殉国 。长达5个多小时的甲午海战中,当年从纽卡斯尔泰恩河口启航的“超勇号”、“扬威号”、“致远号”相继沉没 。
不过,纽卡斯尔的中国梦还没有结束 。
1896年8月20日,埃尔斯维克再次遍插龙旗,迎接清政府的贵宾——李鸿章 。这位参加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斯二世加冕礼的清朝专使,顺访英国 。在纽卡斯尔,86岁的威廉·阿姆斯特朗(William Armstrong),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创始人,亲自陪同,参观他的埃尔斯维克船厂 。
两位在政界、军界、商界都有巨大影响力的伟大人物,可谓风云际会,只可惜他们的时代境遇完全不同 。
土生土长的纽卡斯尔人阿姆斯特朗,亲历了英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维多利亚时期,功成名就,他还邀请李鸿章到自己的城堡Cragside做客,豪情满怀;而一代儒生李鸿章,目睹了大清帝国内忧外患、江河日下的惨状,力主西学,以一人之力,托举起整个帝国的外交、经济、军事,无奈仍是孤木难支 。
几天前,李鸿章刚刚观看了停泊在朴茨茅斯港的英国皇家海军,这位中国近代海军的缔造者不会忘记一年前威海卫全军覆没的北洋舰队和整个民族蒙受的日本马关之耻 。
这时,李鸿章眼前的船坞中正在建造日本联合舰队的八岛号战列舰 。与此同时,清政府已经向阿姆斯特朗船厂发出了新订单,海圻号、海天号巡洋舰将在不久后开工 。重建北洋海军、与日本争夺东亚制海权,仍是李鸿章的夙愿与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