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的是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智谋高于自己,恐日后对东吴不利,欲除之,便让诸葛亮在十日内造十万枝箭 。诸葛亮立即答应,提出三天便可完成,并立了军令状 。周瑜为了使阴谋得逞,故意拖延材料供应,到时候就可按未完成任务的罪名将诸葛亮除掉 。但诸葛亮不慌不忙,他只请鲁肃暗中为其准备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以青布为幔,两侧束草人千余 。第三日清晨,大雾漫江,孔明请鲁肃来到船上,下令二十只船冒着浓雾向曹操驻地江北使去 。到了曹营附近,诸葛亮令船队一字排开并擂鼓呐喊 。曹操闻报令千万弓弩手万箭齐发,以击退敌军 。到了浓雾消散,诸葛亮才下令返回 。此时,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插满十万支箭,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智谋使周瑜的阴谋破产 。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无不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叹服,以致不少人几百年来大都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对其深信不疑 。然而这个只是罗贯中的创作,在三国历史上并无此事 。不过“草船借箭”故事的形成,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些类似的情节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只不过时间、空间与人物不同而已 。
(图)诸葛亮
【草船借箭是真的假的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其实在三国时期真的有用船借箭的事,但其主人公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且在时间上(提前了五年)、空间上(从皖南地区移到赤壁)及事件发展过程上都有极大差异 。据裴松之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一天“(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 。”(引自《魏略》) 。这是三国时期以船借箭的历史记载,但很显然,孙权并非预先规划“借箭”之事,只是他审时度势,跟战场变化而采取的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雏形 。
到了宋代,随着市井生活的发展,兴起了话本这种文学形式 。她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以人们日常的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穿插一些古典诗词 。其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在后世发展为说书艺术 。话本的内容上也多有历史演义故事,自然也少不了三国 。而且三国在当时就得到了民众的欢迎,苏轼就说过“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描绘了人们听三国的场景 。
在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当中,关于三国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志平话》 。而这个话本也提到了一个“以船借箭”的故事 。可这次的主角不是历史上的孙权,而是他的大将周瑜 。且故事发生地已经变成了赤壁 。《三国志平话》上称“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 。移时箭满于船 。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 。周瑜喜道:‘谢丞相箭 。’曹公听得大怒 。”可见到了宋元时期,“草船借箭”的故事已经跳出了历史真实,有了艺术加工 。故事发生的时间被移植到了赤壁之战,也从历史上孙权的随机决断,变成了周瑜本人的事先安排 。此外,故事的结局也跟《三国演义》类似 。而从作者(不详)让周瑜“以船借箭”看,也多少反映了当时人对于周瑜的认可,这和后世人的看法颇有不同 。
只是无论是历史上的孙权还是宋元话本里的周瑜,虽然都用船从曹操那里借箭,但很显然并没有出现草人的情节 。草人的出现,或许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上的一场惨烈战争中,草人借箭的情节所受到的启发有关 。
- 明朝贪官为什么不选择金银玉带而是选择胡椒粉呢
- 揭秘: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是谁?
- 揭秘:比貂蝉还吸引男人的一位三国美女是谁?
- 功高盖世的岳飞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埋葬的?
- 中国历史上的小偷皇帝是谁假装糊涂报父仇
- 二战最著名女间谍是谁?希特勒竟悬赏100万缉拿
- 中国史上最牛的老师是谁?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
- 后宫秘闻:让唐玄宗神魂颠倒的洋贵妃是谁?
- 格力空调e享模式是什么意思
- 苹果11pro是双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