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为什么这么不怕死呢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明朝大臣都很有气节,换句话说就是不怕死,敢于向皇上死谏 。看过《万历十五年》的都知道,书中的海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抬着棺材上谏书,被史家称为“批逆鳞”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朝大臣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呢?在子渊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程颐、朱熹雕像
一、明朝程朱理学到达巅峰,教化作用强大
到了明朝,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明朝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和标准,可以说明朝士人都是受程朱理学的教育长大的 。程朱理学以下两点对士人的气节影响很大:
程朱理学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与品德修养 。把爱国忧君、诛乱讨贼、大一统等大经大法和忠孝信义等道德规范纳入程朱理学理论的框架,这些被看做人们天经地义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理想信念 。士人由于受到忠孝信义的教化,就有一种“正义在我”的自信,敢于同掌权者对抗 。
程朱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化士人应该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甚至于为国捐躯、为民请命 。思想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正因为程朱理学对于明朝官员的个人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才使他们有强烈的气节,可以为国家、为心中正确的主张舍身成仁 。
▲明代大臣画像
二、明朝内阁制的特点,使大臣受到尊重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建立的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 。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 。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 。翻阅史书,发现内阁制的一些特点对于明朝大臣敢于死谏的现象有些影响 。
明朝内顾制颇有民主化因素 。英宗以后形成的首辅制度,由首辅做最后决定 。就票拟进行商讨时,各殿大学士皆可参与意见,不仅减低了独相时期宰相的独裁机会,也放宽了对各级官僚的限制,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讨论氛围 。
▲杨廷和剧照
内阁制权利过大,阁臣受一定程度的尊重 。最典型的就是杨廷和与张居正 。在杨廷和时期,内阁大权几乎能与皇权平起平坐,作为三朝辅臣,杨廷和率领文人集团与明世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礼议”,这是明朝历史上内阁与皇帝的第一次分庭抗礼 。
还有明神宗时的张居正,一面作为皇帝的老师,一面掌权十年,使皇权被阁权深深压制 。自宣德内阁渐尊以来,大学士有忤旨不可施以廷杖的惯例 。据杜乃济《明朝内阁制度》统计,一百七十名大学士中,获罪的只有二十八人,约占一层半,可见其地位相对较高,颇能直言 。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三、明朝士人不重眼前之利,重视青史留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这句话似乎是古代读书人对于死的其所的一个目标 。古代读书人大都追求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经过儒学教化的明朝官员,对于眼前的富贵大多是蔑视的,他们更重视的是名声,是史书对自己的褒贬 。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杨慎 。
在“大礼议”的纷争中,杨慎鼓动众官说“万世瞻仰,在此一举” 。同年进士200多人,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大哭,反对皇上随意逮捕朝臣,把生命置之度外 。激奋昂扬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嘉靖皇帝大怒,下令把他们全部逮捕下狱,处以廷杖 。杨慎在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的时候被廷杖一次 。十日后,又廷杖一次,差点死去 。然后被充军云南永昌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