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古代人们欢度元宵节,最为期待的除了吃元宵、看烟火、赏花灯、猜灯谜之外,就是观赏一年一度的元宵晚会了 。
古代元宵晚会规模最大的当属唐宋两朝元宵之夜的庆祝活动,与如今的央视“元宵晚会”相比,古代的“元宵晚会”就隆重热闹多了,而唐、宋时期的“元宵晚会”可谓是盛况空前,且与民同乐的程度也最高,堪比如今每年一度的央视“春晚” 。
唐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多次提到了唐明皇执政时期官办元宵晚会的盛景: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唐明皇在勤政楼城墙外加了一道围墙后,便把各种庆典活动转入宫内 。其时,勤政楼前楼便成了观礼台,楼下的广场自然成为宫廷各种演出的露天大舞台 。
“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 。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 。”唐玄宗的元宵晚会上,歌舞、杂技、魔术等应有尽有 。
表演的节目不仅有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等百戏,也有胡旋舞、柘枝舞、霓裳羽衣舞、龟兹乐、天竺乐等乐舞,还有坐在乐筵上操琵琶、笙、笛、箜篌、拍板等乐器吹拉弹唱的伴奏者……如此规模的晚会,比现代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点也不逊色!
经济繁荣的北宋就更重视元宵晚会了,惜墨如金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用千字介绍了当时开封“元宵晚会”的盛况 。冬至后,开封府就搭起了大舞台,街道两边便上演开放型的“元宵晚会带妆彩排”:表演奇术异能的、歌舞百戏的,一片连一片,音乐声、喝彩及吐槽声响成一片,十多里外都能听到 。其中,倒吃冷淘的赵野人,吞铁剑的张九哥,口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的小健儿,表演杂剧、杂扮的邹遇、田地广,弹琴的温大头、小曹,奏箫管的党千,吹鼓笛的杨文秀,弄虫蚁的刘百禽,筑球的孟宣等演艺界大腕都悉数登场献艺 。还有卖药卖卦的、表演各种猴戏的及猜谜语的,奇技奇巧多种多样,都能让人耳目一新 。
到了正月初七,宋朝的元宵晚会便渐近高潮 。晚上灯山全部点亮,金光灿灿交相照耀,锦绣流彩辉映其间 。面北都是用锦绣彩旗搭建成的山棚 。横向排列三道门,各有彩结金书大招牌,中间写着“都门道”,左右两边写着“左右禁卫之门”,上面一个大牌写着“宣和与民同乐” 。从灯山到宣德门楼的横大街,大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
棘盆内设乐棚,差派御前的乐人奏乐并演出杂戏,左右禁军也于此表演百戏,观看元宵晚会的皇帝座位安排在宣德楼上,都垂着黄边的布帘子 。两个朵楼上各挂着一个大灯球,直径一丈有余,里边点着如椽子般大的蜡烛,布帘内也有乐队奏乐 。妃嫔及宫女的嬉笑声,都传到下面的城楼外了 。城楼下边有一座用枋木垒成的露台,围栏都用五彩锦绣镶裹着 。两边的禁军士兵并排站立,身穿锦袍,头戴幞头,上面插着皇上赐的绢花,手执骨朵子,面对乐棚警戒 。教坊司、军乐队和露台的优伶们,轮番演出各种节目 。普通老百姓都在露台下面观看演出,演员们还不时与观众互动 。“时引万姓山呼”意思就是引导大家“山呼万岁” 。
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 。
- 后赵建立者石勒有多少个儿子石勒的儿子都是谁
- 慕容暐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慕容暐
- 揭秘真实的加勒比海盗,贪生怕死看到海军就逃!
- 飞天狗跳高183公分,超越金氏世界纪录狗狗跳高纪录的173公分
- 石家庄赵子龙,盘点那些改完名字欲哭无泪的城市
- 中国古代社会只有讼师并无律师,那么,这一职业是如何传入我国的?
- 天下第一奇庙,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解放军
- 清明节是阳历的?这些你真的弄懂了吗?
- 袁世凯复辟前顾忌的两个人,袁克定却不给好脸色
- 清中期有许多汉军出旗的现象这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