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说八仙过海简介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中国民间传说 。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
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 。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
【中国民间传说八仙过海简介】起源介绍
起源之一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 。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 。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 。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 。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 。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
起源之二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然而这个排名及八仙的组成,其实有多种说法,简单地介绍一下 。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学家,当时称作“八公” 。《小学绀珠》记载:“淮南八公: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 。”由此可见,淮南八仙只是八个文人,并非神仙 。但后来因为有淮南王成仙的传说,后世便附会在他门下的八公也成仙了,称作“八仙” 。晋代谯秀所著《蜀纪》中,载有:“蜀之八仙”,依次是:“首容成公、隐于鸿闬,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与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隐士;四张道陵,今鹤鸣观;五庄居平,卜肆在成都;六李八百,龙门洞在成都;七范长生,在青城山;八尔朱先生,在雅州 。”上述的“八仙”与现传的八仙,都毫无关系 。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的书籍中,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八仙”这样一个群体 。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 。这些杂剧都并称八位神仙,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 。”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所传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自从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 。吴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 。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所传八仙完全吻合,说明大多数人接受了吴氏的说法 。
传说介绍
这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 。八仙每人准备一道菜,以当地的大虾、海参、扇贝、海蟹、红螺、真鲷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加工了8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 。拼盘各自用自己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形生动别致,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赏助兴;热菜烹饪更为精致,呈现蓬莱多处名胜景观,巧夺天工;热汤以八种海鲜加鸡汤制成,味道鲜美奇特 。酒至酣时,铁拐李意犹未尽,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激情四溢,齐声附和 。吕洞宾说:“我等既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意下如何?”众仙听了,欣然赞同,一齐弃座动身而去 。(另一说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会归来 。)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 。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 。清婉动人的何仙姑步其后尘,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 。众仙谁也不甘落后 。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 。瞬间,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悠然地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