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臣公孙弘的故事公孙弘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 。
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 。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 。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 。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左冯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职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于相位逝世,谥献侯 。
【西汉名臣公孙弘的故事公孙弘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 。其在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并为儒学的推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曾著有《公孙弘》十篇,现已失佚 。
公孙弘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折叠后来居上
汉武帝求贤若渴,任用人才不避亲疏,不问出身,不拘一格 。建元六年(前135年),汲黯以东海太守召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一年后,元光元
年(前134年),武帝诏举贤良,公孙弘以策问第一而发迹,后升左内史、御史大夫,后拜为丞相 。元光五年(前130年),侍御史张汤因治巫蛊狱发迹,后升太使大夫、廷尉、御史大夫 。在此二人逐渐显贵与汲黯同阶之时,汲黯便责难诋毁他们 。后来公孙弘与张汤均已位列三公(按《百官公卿表》,张汤升御史大夫时汲黯已迁为右内史4年,不在九卿之列 。),而汲黯却在九卿之位11年不曾升迁 。汲黯为人心胸狭窄,因此对武帝抱怨说:"陛下任用群臣如堆积柴火,后来的反而堆在上面 。"
折叠燕见不冠
《史记·汲郑列传》记载:大将军卫青侍中时,武帝坐在床边(一说溷厕)见他 。武帝闲居时接见丞相公孙弘,有时不戴冠 。而当汲黯请见时,武帝不正冠不则不与其相见 。因此《史记》以汉武帝见卫青、公孙弘时的态度来证明武帝对汲黯的敬重 。然而,这也侧面印证了君臣之间的亲疏关系以及官职的职责 。汉侍中为加官,用以加天子近臣,可出入禁中常侍君侧,一应顾问对应无所避讳,故武帝"踞厕"视卫青为侍中之职责所定 。公孙弘年迈卧病时,武帝非但没有"以病免"其职,还对其大加赏赐,并让其在家休假数月,故在非正式场合不冠而见公孙弘,可见君臣情谊 。汲黯在武帝为太子时任太子洗马,素以严肃庄重使人敬重畏惧 。武帝即位以来汲黯亦尝尝直言不讳谴责天子,故武帝不冠不见是对汲黯的敬畏 。
折叠齐人多诈
公孙弘在做左内史的时候经常在主爵都尉汲黯奏事后请求面圣,见了武帝之后便将之前汲黯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做答,武帝非常高兴,经常采纳公孙弘的建议 。因此公孙弘日益与武帝亲近,地位也逐渐显贵 。
公孙弘曾经与众公卿事先约定好上奏的事情及观点,但到了武帝面前,却违背之前的约定,顺从武帝的意思 。汲黯因此而对公孙弘不满,并在廷议上指责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大多欺诈而不说真话!刚开始与我等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却完全违背在之前的说法,为人不忠诚!"武帝于是问公孙弘此事真假 。公孙弘却侧面回答说:"了解臣为人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为人的人认为我不忠诚 。"武帝赞同公孙弘的说法 。是以往后但凡有武帝身边的宠臣诋毁公孙弘,武帝反而越发厚待公孙弘 。
折叠如发蒙耳
元朔六年(前123年),淮南王刘安阴谋反叛 。时汲黯在朝为右内史,掌京畿事 。淮南王素闻汲黯之名,因为忌惮汲黯,于是在策划行事中说:"汲黯喜好直言相谏,固守气节愿意为大义而捐躯,很难以不正当的理由诱惑于他 。至于游说丞相公孙弘,就像揭掉蒙盖在东西上的布或者把快要枯落的树叶振掉那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