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监李莲英为什么能在慈禧死后全身而退( 二 )


【揭秘:太监李莲英为什么能在慈禧死后全身而退】光绪的最后十年,经常被慈禧为难,李莲英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还尽可能地给他照顾,相比其他趋炎附势的太监来说,真是云泥之别 。不过也有人说李莲英两面讨好,若是讨好能做到这一步,也足以令人翘大拇指了 。
难能可贵的是,李莲英“走红”后,还能够做到宽以待人,爱护下属 。对于一般妃嫔宫娥、女官命妇,有了舛错,惹慈禧不高兴,他总是尽量美言遮盖,曲意回护,所以后宫许多人都对他心存感激 。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这应该算是李莲英的心得和成功秘诀之一吧 。
再是,李莲英凡事不张狂,而是牢记教训,恪守底线 。
历史上,包括赵高、魏忠贤在内曾经不可一世的宦官,几乎没有善终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与外官和谐相处,要么结党营私、干预政事,要么仗势欺人、张扬跋扈,触犯了外官为官为人的心理底线 。安德海就是李莲英的前车之鉴 。
作为李莲英之前最受慈禧宠爱、信任的太监,安德海为人嚣张,招权纳贿,做事不留余地,结果自取其咎 。同治八年,安德海一路招摇地去南方办置宫中用品,走到山东被巡抚丁宝桢拿获,以“宦竖私出,非制 。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 拘捕上奏,随即处死 。生米煮成熟饭,慈禧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怪安德海过于狂妄了 。安德海之死对李莲英震动很大,他充分吸取教训,深刻认识到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外官和宦官之间的关系,做到了敛财而不干政,营私而不结党,并且时时谨慎,处处低调 。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
1886年,北洋海军建设初具规模,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前来检视阅兵,慈禧拟派醇亲王奕澴 。作为光绪的生父,城府很深的奕澴生怕慈禧猜忌他擅权,便主动要求让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陪同前去,以表示自己没有二心 。慈禧也想趁机让李莲英出去见见世面,于是奕澴便作为朝廷正使、李莲英作为副使,前去视察北洋海军 。
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外出视察,在清代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李莲英出发前特意把慈禧破格赏赐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顶戴(按理太监最高只能获得四品顶戴) 。一路上,李莲英也丝毫不摆钦差大臣的架子,而是每天穿着朴实,拿着一支旱烟袋跟在奕澴的后面,随时装烟,递烟好生伺候,就连晚上洗脚,都亲自给打奕澴热水 。李莲英牢记安德海的教训,回到住处则关门闭户不见一个访客,这让想要巴结他的地方官员大失所望 。
检阅的时候,李莲英也是刻意和奕澴、李鸿章保持距离,他拿着奕澴的大烟袋,低眉敛目,远远的跟着,让人误以为他是给奕澴站班伺候的 。这次出差,李莲英给慈禧挣足了面子,慈禧后来喜滋滋地说:“总算没白疼他” 。
事实上,处于风口浪尖的李莲英,无论如何做都不可能摆脱汹汹清议 。不断有人上奏弹劾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妄自尊大,收受贿赂,理当查处,等等 。不过这些抨击最终都没什么结果,除了慈禧对他爱护有加外,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攻击都源自一些道听途说,没有真凭实据 。清史学家分析得好,想谋官位的人大都走过李莲英的门路,但以慈禧贪权、喜怒无常的性格,就是李莲英也未必轻易敢去疏通 。不过事情办成了,人们以为是李总管的作用,事情没办成,就是李总管不给面子,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呢?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 。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后,于宣统元年离开了生活52年的皇宫 。总结来看,李莲英的服务受到了清廷的高度认可,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特准其“原品休致”(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 。李莲英死时,清廷还出1000两白银为他在北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 。一个太监做到这一步,夫复何求?又何必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