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陵墓在哪?清乾隆皇帝葬于哪个陵墓?( 四 )


在第一道石门内的明堂券里,靠东西两壁,各停放着四个册宝座,上面原有八个个册宝箱,里面盛放着乾隆帝及后妃等人的香宝(印)、香册,已经全部被盗走 。券顶雕刻的五方佛仍十分完好 。
皇帝生前,追求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势,死后则一心向往西方乐土,幻想在天堂求得永生 。在裕陵地宫进深五米的穿堂券两侧,雕刻着巨幅的“五欲供” 。在五组精工细琢的器座上,升起五朵莲花,花朵上面各托着明镜、琵琶、涂香、水果、天衣等五种器物,通过人体的五种感官表现出“五欲”来 。眼睛从明镜里可以看到“色”,耳朵从琵琶上可以听到“声”,鼻子从涂香中可以闻到“香”,舌头从水果上可以尝到“味”,身体从天衣上可以有所“触” 。概括起来十个字: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 。佛教称此五种感官所感受到的五欲为“五箭”,又称“华箭”,它能破坏人们种种善事而不得正果 。五欲供正是告诫人们,只有禁止五欲,才能顺利地进入西天成佛 。在穿堂券顶,还雕刻着排列成行、神态各异的二十四佛,周围装饰着法轮、火珠、宝杵、莲花,十分庄严、肃穆 。
金券是地宫最后的堂券,是主要墓室 。在室内宽达十二米的艾叶青石宝床上,原停放着六个棺椁,即乾隆帝与他的两个皇后、三个皇贵妃,现存四具 。金券顶部刻有三大朵佛花,外层为二十四个花瓣,花心由梵文和佛像组成 。佛花周围簇拥着珊瑚、火珠等吉祥器物 。金券东西壁平水墙上,半园的月光石里,刻着佛像和八宝图案 。平水墙下,所有围墙上都刻满了梵(古印度文)、番(藏文)两种文字的阴刻经咒 。所刻的梵文经咒有白伞盖心咒、三字咒、金刚手心咒、六字大明咒等等,共六百四十七字;所刻番文均为梵文注音的经文,计有二万九千四百六十四字,可谓洋洋大观 。这些阴刻经文编排严密,端庄整齐,刀法遒劲有力 。
金券宝床正中,停放着乾隆帝的棺柩 。棺下有一口“金眼吉井”,相传这口井不管天气多旱,井水也不干涸,无论天气多涝,井水也不外流,所以披称为不竭不溢的金眼吉井 。实际上这口井的井口直径只有十多公分,只是一个“穴”位,井中并没有水 。其中曾随葬了一些乾隆皇帝生前喜爱的珍宝 。
石门上雕刻的文殊菩萨
乾隆帝棺柩东侧为两位皇后的灵柩,西侧为三位皇贵妃的棺木 。为什么在乾隆帝的四十一位后妃中,唯有这五位后妃与皇帝合葬在一座地宫中呢?首先的一个条件,她们都必须死在皇帝之前;待到乾隆帝死时,金棺入了地宫,放置在宝床正中的穴位之上,棺木四角卡上雕花的龙山石,亦称卡棺石,方形,石上刻有云龙纹,一组四块,各卡棺木一角;切停当之后,放下顶门的“自来石”,封闭四道石门,砌死金刚墙,填平墓道;地宫便永世也不再打开了 。第二个条件,随葬的后妃必须是皇帝喜欢的;如果是皇帝不喜欢的后妃,尽管死的再早,也要另立陵寝,享受不到这一特殊的“思泽” 。
裕陵沧桑
一条小路从功德碑与白石桥之间穿过 。白石桥一空,并排三座,旁边两座桥的石缝间长满了荒草 。桥上没了护栏,桥下没了水,有的是桥石上风化变浅的平刻云花 。过了桥,现出旧时的神路 。神路长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砖和石子并列铺就而成,长年失修,路面已凹凸不平 。站在神路上,望着那几株古松后隐约的明楼,古旧苍凉,只能在遐想中勾画过去的辉煌 。
陵区内已见不到当年的香殿、神厨、宰牲亭、奉祀房、神宫监等众多建筑,更看不到周围三百八十八丈二尺长的包砌河岸沟渠,只能看到照壁、花门楼、祭台石、烧纸炉、明楼、宝城 。裕陵建成于天顺八年(1464) 。建陵时,裕陵栽培的松树有2684株之多 。到清初,顾炎武所记:陵区内的树木仅存170株 。时至今日,当年的古树已经少之又少,多的是年轻的树木,郁郁葱葱 。明楼城墙部分砖墙凸起,有的已经掉落 。登明楼的砖梯破损,碎砖散布梯上,分不清台阶,难以踩踏 。墙上挂着不要靠近的牌子,有种头上随时掉下砖瓦的感觉 。明楼残破不堪,顶部的琉璃瓦剥落了许多,椽子已经裸露出来 。仔细观看明楼四面伸出的木制骨架,反而庆幸能深入到明式建筑的内部,欣赏到枯瘦灵秀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