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县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西汉时期名臣卓茂治蝗的历史典故为题材,赞颂了卓茂破除迷信治理蝗灾为民除害的明智信仰和高贵精神 。同时也勉励当今的官吏以卓茂为榜样一心为民,治地有方 。
密县
唐·汪遵
百里能将济猛宽,飞蝗不到邑人安① 。
至今闾里逢灾沴②,犹祝当时卓长官③ 。
注释
①飞蝗不到邑人安:指卓茂组织人民驱除蝗灾的治郡功绩 。
②灾沴:此处特指蝗灾,沴:音“立”,灾害 。
③卓长官:指西汉名臣卓茂,以破除迷信、治蝗除害著称,是后世官吏景仰效仿的榜样 。
【唐朝汪遵诗作 密县,原文注释、相关事件介绍】审理“贪污受贿”案
卓茂因精通儒学而升任为给事黄门侍郎,之后又升迁密县令 。在任期间,敦厚忠谨,与人为善,以德育人,视民如子,反对用刑法,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来说服人,从不大声怒斥别人,官吏们都十分爱他,敢于向他报告实情,从不欺骗他 。
一天,有人向一个亭长送了米肉等物后,来向卓茂告发,说亭长收受了他送去的米和肉 。平时,卓茂知道这位亭长是位好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卓茂为弄清情况,非常重视,让左右人退避,独自问这位告状的人:“你这次送礼是亭长主动索要呢,还是你主动向他送的?还是平时你们相处得很好,他给了你什么恩惠,你才送呢?”这人回答说:“都不是,是我送给他的人情 。”卓茂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反过来又要告他呢?”那人说:“因为想求他以后对我好一点,才送东西与他 。后来,我又听说,官吏不准从老百姓那里收受一点东西,所以才来告他 。”卓茂耐心地解释说:“你这样讲,就太不明白人情世故,太孤陋寡闻了,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就是因人人皆有一颗怜悯万物的仁爱之心,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爱戴 。同一乡的乡绅士族、寻常百姓尚且互致馈赠,何况官与民呢?这正是人与人的情义呀!当然,当权者切不可以权势凌人,向百姓强夺豪取 。人生活在这广宇的世界之中,或者群居一地,或者散居四方,靠什么来使人与人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呢?就是靠礼义仁爱呀!你状告的那位亭长是位好官,年终时送他一些东西,这符合圣人的所提倡的礼呀!”那人又说:“既然如此,那么法律为什么要加以禁止呢?”卓茂微微一笑说:“法律规范人的行为,礼义理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现在我用礼义来规劝你,你必然没有什么怨恨,但我如果依据法律惩治你,恐怕你就接受不了 。当然,官吏犯了小的过失,要受什么处罚,犯了大的罪过就要受到极刑 。你回去后要仔细想一想 。”最后,卓茂又告诉那位亭长,不可因小失大,不可因一点私得而坏了名声 。自此,百姓都听从卓茂的教诲,而属吏感怀知遇之恩,更加勤奋工作,上下齐心,把密县治理得非常好 。
丢马还马
起初,卓茂被征召为丞相府,担任府吏,侍奉丞相孔光,孔光称他为人诚实、厚道 。
相传,有一次外出,有人忽然拦住他的马车,指着卓茂的马说:“你骑的马是我丢的马 。”卓茂十分诧异,问道:“你的马什么时候丢的?”那人说:“一个多月了 。”卓茂想,这马我已用了好几年了,心里知道对方肯定是认错了 。但他还是把马从车上卸下来,送给对方,临走时,回头对那人说:“如果您发觉不是自己的马,劳您的大驾,请到丞相府把马还给我 。”然后,自己拉着车子回了府 。
之后,不久,失马的人在别处找到了自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把马还给了卓茂,并叩头谢罪,卓茂也毫不怪罪 。卓茂生性不好与人争执,竟到了如此程度 。
- 中国最早的快递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唐朝就有了
- 唐代诗人汪遵《燕台》,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 唐代陶翰诗作《燕歌行》,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 后唐的皇帝也姓李,是唐朝皇族的后人吗?
- 吐蕃在唐朝为什么那么强?之后就再也没有强大过
- 唐朝灭了突厥和高句丽,为什么灭不了吐蕃?
- 王冕《归来》的诗作赏析
- 唐朝曾出过一个女神童,九岁时武则天出上联,立马就对出
- 他是唐朝的皇太子,为什么将父亲软禁起来?
- 唐朝李程诗词一览,【春台晴望】【赠毛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