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萧长懋生平简介南齐萧长懋是怎么死的( 二 )


母亲去世
建元三年(481年) , 萧长懋的母亲太子妃裴惠昭去世 , 行成服(死者亲属穿着一定的丧服)礼那天 , 齐高帝出来临丧 , 朝廷中讨论萧长懋是否应该出迎的问题 。左仆射王俭说:“根据《礼记·服问》‘君所主夫人、妻、太子嫡妇’ , 是说国君为此三人主持丧礼 。现在皇上驾临 , 就是以主丧的身份而来的 , 虽然从事情上说应该抚慰 , 但从义理上讲则不应行吊 , 南郡王萧长懋以下都不应出门奉迎 。但最高人物的出临之礼 , 也是允许变革的 , 可以从权取消杖绖 , 移到门外敬立 , 便足以表达感情了 , 不必到跟前哭临 。至于皇太子萧赜既是一宫之主 , 自然应按照皇上驾临宫中 , 依据通常礼节来奉候 。既然属于成服的日子 , 而吉礼凶礼又不能互相干扰 , 因而可以衰帻(用丧巾包头)行事 。而望拜止哭等 , 都可按常规进行 。自己不必临吊 , 但奉迎只按常规 , 于情于礼 , 都无不妥 。”萧长懋解除侍中之职 。皇上考虑到萧长懋因哀伤而生病 , 不宜居住在石头的山障中 , 便让他移镇西州 。
立为太子
建元四年(482年) , 迁任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同年三月 , 祖父萧道成去世 , 其父萧赜即位 , 立萧长懋为皇太子 。
起先 , 萧道成喜欢《左氏春秋》 , 让萧长懋讽诵 , 此事传为口实 。萧长懋做了太子以后 , 便努力树立名誉 , 礼接文士 , 蓄养武人 , 他们都成了他的亲近左右 , 他的美德传遍朝廷及各部门 。
永明三年(485年) , 萧长懋在崇正殿里讲解《孝经》 , 少傅王俭拿些摘句让太子仆周颙撰写义疏 。
论敬谈孝
永明五年(487年)冬 , 萧长懋来到国学 , 亲自策试学生 , 在座位上问少傅王俭说:“《曲礼》上说‘无不敬’ 。但细究起来 , 下级事奉上级 , 是应当按礼恭敬的 , 但上级对待下级 , 应该慈而不是敬 。现在都说成是敬 , 不是太笼统了么?”王俭说:“郑玄说‘礼主于敬’ , 就应该是尊卑一样都要用敬的 。”萧长懋说:“如果这样可以的话 , 那么忠与惠也可以用一个概念 , 孝和慈也不必分开来说了 。”王俭说:“尊和卑是等级称谓 , 不能一样 , 爱和敬的名目 , 有时是并称的 。而忠和惠的区别 , 的确象您所说的那样 , 至于孝和慈是一种互相关系 , 我这里有根据 。《礼》上说‘不胜丧比于不慈不孝’ , 这便是它的含义 。”萧长懋说:“本着敬的原则来事奉君王 , 本着爱的原则来事奉父母 , 要二者兼行 , 只能就一方对一方来说的 。现在又说要用敬来对待下级 , 这不是又生出第三个意义了么?”王俭说:“本着敬的原则事奉君主 , 是要求下级尽心竭力 , 而上级用敬待下 , 只是要他不要轻慢而已 。”萧长懋说:“同是一个‘敬’ , 文字上没有不同 , 但实行上有深有浅 , 这便令人不解 。”王俭说:“这么复杂的含义不可能都有专门的文字来表达 , 只能大概地表达其中的深浅罢了 。《传》上说‘不忘恭敬 , 民之主也’ 。《书》上说‘奉先思孝 , 接下思恭’ 。这都是经典上明白写着的 , 可以互相参照 。”萧长懋又去问金紫光禄大夫张绪 , 张绪说:“我认为恭敬是立身的根本 , 不论是尊是卑都应当遵守 。”萧长懋说:“敬虽说是立身之本 , 但并不是对待下级的概念 。《尚书》上说‘惠鲜鳏寡’ , 为什么不说恭敬鳏寡呢?”张绪说:“现在是分别来说 , 才有恭和惠的不同 , 当初是统一表述 , 因而大家都是这么讲的 。”竟陵王萧子良说:“所有礼无非都是强调敬而已 , 我觉得没有什么疑问 。”萧长懋说:“我本来也不是说有疑问 , 我这样做正是要使概念和实际相符合 , 分出轻重来 。”临川王萧映说:“先提出必敬 , 是要申明大的原则 , 尊卑是具体落实的问题 , 所以放在后面 , 所以也不必因为有总有略而受影响 。”萧长懋又拿这个问题去问各位国学生 , 谢几卿等十一人都作了笔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