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陆逊:陆逊(183—245),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的人物,对三国的局势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学术界对陆逊的研究并不充分,多是从陆逊为将、为相的角度出发,分析陆逊的军事、政治、法律才能,少数的几篇文章研究了陆逊与江东政局的关系,其中田余庆先生的两篇文章《孙吴建国的道路》和《暨艳案及相关问题》,对陆逊与孙权的关系有简单但非常重要的论述,王永平先生的《陆逊与孙权之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证》对陆逊与孙权关系有较详细的论述,朱子彦先生的《论陆逊》比较详细的论述了陆逊的功绩 。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从陆逊与孙权的关系入手,揭示陆逊在陆氏宗族内部地位的变化,陆逊与孙权关系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思考孙权在稳定政局上所做的努力,陆逊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以期有助于加深对孙权政局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丰富陆逊的形象 。
江东陆氏,“世江东大族”在江东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东汉末期,处于家族族长地位的应该是陆逊的从祖陆康 。陆康时任庐江太守,很有政绩,陆逊因为少孤,得到了陆康的照顾,所以陆逊“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这时的陆氏仍然是强盛的 。不过,在东汉末期的军事斗争中,陆康与袁术结怨,袁术派遣孙坚的长子孙策攻打陆康,城破,陆康不久也病逝了 。陆氏“宗族百余人,遭离饥厄,死者将半” 。本来兴旺的陆氏,因此战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而此时的陆逊,在战前已被陆康派潜回了家乡吴郡,“康遣逊及亲戚还吴”,并且,“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庐江之战发生于公元194年,陆逊此时也不过十余岁,而能够得以为陆康纲纪门户,可见陆逊的才能是很出众的,亦可以说明回到吴郡的陆康这一支的成员中人才不多 。
陆康这一支受庐江之难,损失惨重,但陆氏宗族本是吴郡吴人,根基部分并未被摧毁,是陆氏整个宗族势力仍然强大的原因 。不过,在封建的家族制下,虽然陆康这一支受到了巨大的损害,但无疑仍然是陆氏的领袖 。回到吴郡的陆氏成员中,陆绩与陆逊是同样主要的人物 。陆绩是陆康的少子,在封建家族长下,有着陆氏嫡宗的身份,所以虽然陆绩年幼,却当之无愧地是陆氏宗族的代表者 。而陆逊因为父亲去世得早,并没有大的家庭背景,在家族地位上,是不能和陆绩相提并论的 。在辈分上,陆绩是陆逊的叔父,这两层的关系,导致在陆氏宗族内部,陆绩的地位要远高于陆逊,陆逊只能居于陆绩之下,而这一状况也是被江东人士所认可的 。《三国志》记载:“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 。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 。’昭等异焉 。”可见,陆绩虽然年纪小,但是能够参与到孙策的会议中,说明了陆氏在江东的地位高,亦可说明,陆绩是陆氏的代表人物,且被孙策所承认 。从陆绩的言语又可知,陆绩是不亲和孙氏的 。由于孙策对庐江的攻打,导致了陆康的死亡,作为陆康少子的陆绩仇恨孙氏是很正常的 。不过,陆氏和孙氏的关系很微妙,“孙坚与同郡大族陆氏,如前所述,无嫌隙亦少瓜葛” 。二者的结怨只是因为孙策对庐江的攻打,但当时的孙策也是听命于袁术,所以在道理上,二者的仇恨有缓和的空间,刚刚占有江东的孙氏迫切的需要大族的支持,而陆氏宗族谋求发展自然也需要与孙氏联合,孙陆之间有着互相合作的需要,这是孙策请陆绩参加会议的原因 。但是,陆绩对孙氏的仇恨,导致孙陆的联合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不可能十分融洽,这对双方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
- 揭秘:史上最让男人销魂的一个半老徐娘是谁?
- 揭秘袁绍的谋士:让曹操最佩服最惋惜的人是谁?
- 揭秘地球的16个可怕秘密,人类曾大灭绝只剩2000人
- 揭秘:闯王李自成百万大军竟然瓦解于鼠疫吗?
- 元天顺帝是怎么死的?揭秘元代最短命的皇帝
- 揭秘大汉冠军侯霍去病:霍去病一生战斗但求一败
- 三国里的袁绍怎么死的?揭秘英雄袁绍的悲剧人生
- 揭秘:正史中完美的大都督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
- 揭秘:唐朝的京漂族:杜甫曾在长安漂泊10年
- 揭秘一个真实的后主刘禅:家暴、偷情一个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