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僖公: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 三 )


后人注史,善用今版图对上古之地域,其不知春秋时期的地域,地处于古陈地古太原之中,亦不知古鲁、项、陈、宋、郑、楚,古为一个地域,在古太原陈地 。
如据今版图说上古:湖北曰楚,陈、郑、项居今河南,鲁在今山东 。前后相距皆各有千余里,从事兵戎,相互发生战争,亦不是个简单的事 。又如今人之说:秦为今陕西咸阳,楚为湖北 。楚灭于秦,秦又至陈地河南,亦不足信 。再如:近史家曰古中原,在今山西太原等,这都是造成史书与注说不对证的主要原因 。今人依照新版图,把春秋时期的地域夸张这么大,国与国之间发生的战争,因地域之夸张,地势、国力之有限,南征北战亦不是今人能做到的事,皆让人不足信 。从上述注言中,我们必清楚的问题,"鲁灭项"在河南项城之境,皆不是在今之山东之新兴鲁地 。以上注说鲁灭项,其有后人之疑问,皆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后史者考史取注考证时,却往往取得到的是史资料中的伪言,是正史的反面,忽略了真史 。忽略了《左传》注曰鲁灭项,叙此事首尾完具,当为信史 。
《水经·颍水》:"颍水自堰东南流,经项县故城北,《春秋》僖公十七年,鲁灭项是矣 。"
鲁国姬姓,项城及南顿皆为姬姓 。所谓鲁邑曲阜即兖州,与宛丘、顿丘古为一域,盖属一地而数易其名 。曲阜古鲁邑,鲁迁曲阜当在僖公之时,见《左传》有注 。僖公迁曲阜,笔者疑为即是鲁灭项,古曲阜、兖州、顿丘、宛丘同域,见《汉书·地理志》曰兖州,古属淮阳国 。
《左传》:"鲁国姬姓,文王子周公旦之后,周公辅佐周王朝,成王封其子于曲阜,定四年传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墟是也 。龚景瀚谓鲁都一为曲阜,一为奄城,古奄国都也 。二城相距仅三里,曲阜东而稍北,今山东曲阜县北三里之古城村(其句在《左传》注中,为后史者今人的添言加注,点实其域有名有地),奄城在西稍南 。即今曲阜县治(此句又为后人之加言)初都曲阜、炀公迁奄城;春秋时又迁曲阜,盖在僖公时 。"以上《左传》注文,明显的出现为后史者今人注史窜句 。古鲁、曲阜,非指今地 。
如果足信了《左传》中的错误窜文,那么鲁僖公灭项,就从无此事,《左传》曰师灭项,也纯属虚说 。
"鲁灭项"这个问题,史学者因注引复杂,亦是有意避开的一个问题 。
《左传注》"鲁僖公十七年,师灭项,叙此事首尾完具,当为信史" ,近被史注家忽略了 。鲁灭项,当在河南项城之境,古鲁邑曲阜非指今山东 。
总之,在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鲁国在国际关系中游刃有余,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 。城濮大战,晋国、齐国无疑收获最大,但中小国家,即使像宋国这样的战胜国,牺牲也极其惨重 。鲁僖公虽然没完成他的最高目的,但那也不是他所能左右的,求乎上得乎中,他的努力和指挥已经发挥到极至 。他虽然没有晋文公的雄才大略,但机敏和生存智慧却丝毫不差于重耳,在当时是位了不起的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