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诸侯国:鲁国的发展与灭亡( 二 )


周公旦薨 , 而还没到庄稼收割 , 暴风挟雷 , 把禾粟扫荡干净 。据说这种天象在武王发崩的时候也出现过 。于是查阅记录 , 发现了前文所说的周公祈祷让自己代武王受难的记载 。成王很感动 , 于是下令 , 让周公旦的鲁国拥有郊祭文王的资格 , 可以奏天子礼乐 。
周武王灭殷之后 , 就把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 , 国号为鲁 。周公因为辅助成王的缘故就没有前往封地就国 , 于是让嫡子伯禽前往封地就国 。伯禽也就成了鲁国实际的开国君主 。伯禽出发之前 , 周公告诫他应该谦恭下士 , 不能因为傲慢而失去民心 。
伯禽到达封国之后 , 把曲阜作为自己封国的都城 , 然后依照周国的制度、习俗来进行治理 。因为要去除当地的旧习俗 , 伯禽前前后后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初步的稳定 , 然后返回成周报告政绩 。而鲁的邻国齐却只用了五个月就返回成周报告结果了 , 这是因为齐国采取了和鲁国完全相反的政策 。齐国的封君简化了周的制度 , 并依照当地风俗来治理封国 , 于是很快地稳定下来了 。周公因此认为鲁国将来会不如齐国 , 因为的它的政策不如齐国让人民感到方便近人 。
在管叔、蔡叔联合武庚作乱时 , 东方的淮夷、徐戎等也兴兵作乱 , 前来攻打鲁国 。伯禽率领鲁国的军队前往抵抗 , 奋战两年最终在周、齐的帮助下平定了鲁国 。
伯禽在位四十余年 , 坚持使用周礼治理鲁国 , 又加上成王赋予了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 , 鲁国因此在立国之初就奠定了丰厚的周文化基础 。而在后来"礼坏乐崩"的时代 , 鲁国则成为了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 , 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
周王朝历来有厚同姓、薄异姓的国策 , 而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 , 不仅仅是对周公旦功劳的一种追念 , 更是希望作为宗邦的鲁国能够"大启尔宇 , 为周室辅" 。这是鲁国在政治上的优势 。
伐灭管蔡之乱 , 平定徐戎之叛 , 鲁国得到"殷民六族" 。而本来是王族的殷商之民 , 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 同时也善于发展经济(商人的称呼 , 就是来自于殷商之民);而鲁国地处东方海滨 , 盐铁等重要资源丰富 。这是鲁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 。
鲁国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世本作"就" , 邹诞本作"遒")、炀公熙(一作怡 , 考公弟)、幽公宰(世本名圉)、魏公晞(幽公弟)、厉公擢(世本作"翟")、献公具(厉公弟)、真公濞(世本亦多作"慎公") , 一直都是周室强藩 , 震慑并管理东方 , 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 。此时的鲁国"奄有龟蒙 , 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 , 淮夷来同" , 其国力之强 , 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 。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春秋 , 彼时曹、滕、薛、纪、杞、彀、邓、邾、牟、葛诸侯仍旧时常朝觐鲁国 。
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鲁侯在位期间 , 作为卿家的三桓与公室争权夺利 , 尤其是以季氏的执政与公室的反击最为激烈 。
成季死后 , 庄公的公子遂(即襄仲)及其儿子公孙归父相继掌权 , 是为东门氏执政时期 , 而孟氏一度被东门氏赶出鲁国 。然而 , 成季的孙子季孙行父(即季文子)利用三桓的势力 , 开初税亩 , 使得私田兴起 , 而"隐民"剧增 , 获得鲁国平民阶层的人心 。公子遂杀嫡立庶 , 以公子俀为国君 , 是为鲁宣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