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卜居》的诗作赏析( 三 )


本篇以“卜居”名篇 ,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居 , 谓所以自处之方 。”自处之方 , 就是篇中所讲的“何去何从” 。古人以占卜决疑 , “卜居”是说通过占卜来解决自己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现实社会 。本篇一开始叙述屈原问卜时 , 说他“心烦虑乱 , 不知所从” , 似乎屈原心态极端矛盾 , 不知选择哪条人生之路 。可是 , 如果我们一口气读完那十六个排比疑问句 , 以及那义愤填膺地对黑暗现实的控诉 , 我们就会明白 , 诗人正是用问句的形式对比正反两方面的人生之路 。作者的选择取舍 , 一目了然 。他的问卜并非想求得一种答案 , 在全部疑问中 , 求得“何去何从”的意向并不强烈 。相反 , 诗人用比喻和象征的说法区分强调善恶美丑的冰炭不容 , 表现对美善的坚执和对丑恶的弃绝 。《卜居》中所流淌的屈原的情感 , 正是选择的痛苦和选择之后的痛苦 。正如蒋骥所说:“《卜居》本意 , 盖以恶既不可为 , 而善又不蒙福 , 故向神而号之 , 犹阮籍途穷之泣也 。”而王逸以为“卜己居世何所宜行 , 冀闻异策 , 以定嫌疑” , 则是没有抓住本篇主旨的误解 。朱熹认为是“屈原哀悯当世之人 , 发其取舍之端 , 以警世俗”(《楚辞集注》) , 也与大旨不十分贴切 。本篇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 开头和结尾的叙述 , 完全是散文的写法 , 中间用骈偶和散行句参错组成 , 用韵也较为自由 , 它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新体裁 , 是“不歌而诵”的汉赋的先导 。
【赏析二】
人生选择的孤傲和哀愤——读屈原《卜居》
《卜居》和《渔父》 , 都记述了屈原对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 , 显示了一位伟大志士身处黑暗世道的铮铮风骨 。也许因为构成全文主体的 , 乃是诗人自己言论的缘故吧 , 后世往往又直指其作者为屈原 。
即使是伟大的志士 , 也并非总是心境开朗的 。不妨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他们的个人遭际 , 关联着国家民族的命运 , 所以心中反而更多不宁和骚动 。其痛苦、愤懑的抒泻 , 也带有更深切的内涵和远为强烈的激情 。
屈原正是如此 。当他在《卜居》中出现的时候 , 已是强谏遭斥、远放汉北的“三年”以后 。“忠而被谤” , 能无哀愤?“既放”在外而找不到报效家国之门 , 能不痛苦得“心烦虑乱 , 不知所从”?本文开篇描述他往见郑詹尹时的神思萧散之状 , 正告诉读者:一种怎样深切的痛苦和骚动 , 在折磨着这位哲人的心灵 。
这痛苦和骚动的展开 , 便是构成全文主体的卜问之辞 。篇目题为“卜居” , 可见卜问的是有关安身立命的大问题 。而当诗人发出“宁……将……”的两疑之问时 , 显然伴随着对生平遭际的庄肃回顾 。因而诵读这节文字 , 只有联系屈原的崎岖经历 , 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间的情感推涌和涨落 。
“吾宁悃悃款款(勤苦忠厚貌)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这庄严的回顾 , 似于是从青年时代的修身立业开始的 。思绪悠悠却又突兀而问 , 平静中带着自信 , 突兀中夹几分焦虑 , 表现的是一种志在兴邦 , 而急于有所作为的青年之思考和选择 。接着的“吾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权贵)以成名乎?”则又情绪激昂起来 , 于自信中汩汩涌腾出一派傲气——正如屈原在《桔颂》中就骄傲表述的 , 他“苏世独立”、“廓其无求” , 誓志靠自己的“力耕” , 来实现“诛锄”天下“草茅”的壮愿 , 而决不愿向腐朽的权贵攀附、折腰!这便是青年屈原 , 在踏上楚国政坛前夕所作出的人生选择 。这与当时的许多纨袴子弟 , 为了实现个人对名位、富贵的企盼 , 而奔走钻营于王公大人府邸 , 构成了何其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