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名称 。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阅读中,都可轻易见到 。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大理寺的历史及职能,认识仅停留于表面 。下面,笔者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历史中的“大理寺” 。
【古代地位最高的审判机构大理寺,为什么叫寺?】大理寺,古时的官署名,它的作用类似于如今的最高法院,负责重大案件的审理 。以职能性质来说,它早在秦汉时期便已出现,不过当时叫做“廷尉” 。北齐时期,该机构称名为“大理寺”,并沿用至今 。那么,大理寺为什么叫“寺”?
“寺”,廷也 。有法度者也 。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寺”本来就有古代官署名 。隋以后沿用,大理之意:“古谓掌刑曰士,又曰理 。汉景帝加‘大’字,取天官贵人之牢曰大理之义 。”唐时,大理寺所断之案,须报刑部审批 。明代时,把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并称为“三法司”;清代时,大理寺改名为大理院,并沿袭至民国时期 。
回顾近代史,大理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当时最高的审判机构 。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重大理寺的作用,并且,于洪武十四年,任命李仕鲁为首任大理寺卿,官居正五品,少卿为从五品 。担任左右寺丞的官员,则为正六品 。洪武二十二年,明朝又对大理寺任职官员进行升阶,大理寺卿由原本的正五品升至正三品,少卿升至正四品,左右寺丞则为正五品 。此举背后,恰好说明朱元璋对于大理寺作用的肯定 。
他曾如此说道:“大理寺卿,就如同古时的廷尉 。唯有处心公正,议法平恕,狱以无冤,才能口耳相传,流芳百世 。今时,朕命你们担任大理寺职,应该推情定法,务必明允,使刑必当罪,才能不辜负朕的期望 。”显然,朱元璋看重大理寺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属于国家最后一道审判关口,万不可出现冤假错案 。
对于大理寺来说,公平公正审理办案,这是本职之举 。“凡狱讼之事,随官司决劾,本寺不复听讯,但掌断天下奏狱,送审刑院详汔,同署以上于朝 。”不过,“推情定法”与“刑必当罪”并不是那么简单做到的 。除此之外,“狱以无冤”对于审判官员来说,亦是极大的挑战 。由此,朱元璋的选人十分重要,若非能力突出者,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 。
《梦余录》记载称:吏部尚书蹇义曾担忧大理寺任职人选 。他在向宣宗的上书中称:“凡是担任大理寺职务的人,必然需要能力卓著者,挑选官员时,首先,从堂上官精加考 。平庸顽劣之辈不可录用,贪婪苛刻者应当按罪论处,其中,若有徇私枉法之人,应鼓励相互纠错举报,以正法纪 。”尽管该上书内容,可有效解决大理寺当时的问题,但是,最终并未落实施行 。
尤其是在明代中期,大理寺的控制权落入平庸之辈手中,导致冤案错案频出,刑狱不清 。这种即属于选人不当,庸官当道,更为严重的是,这类庸官往往对于法律一窍不通,判案审罪全凭主观猜想 。许多无辜百姓时常被屈打成招,囚入狱中 。其外,论罪不当、重囚称冤者更是数不胜数 。当然,并非所有大理寺卿是非不分,期间还是有不少执法严明、公正为民的好官 。
如:在仁宗时期,当时的大理寺卿为虞谦,吕升为少卿 。两人在任职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凡是法司及四方提交的案件,虞谦都会多次复审,以防出现错案冤案 。明代还有一位明辨是非的大理寺卿,名为马森 。在任期间,他曾多次碰到存疑案件,选择不予定罪 。由于,他的这种执法必严,在百姓心中有着极高的口碑,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廷称为“三平” 。
- 兵马俑中最珍贵的俑人,至今只展出四次
- 宋朝前还没有棉花,古代人是怎么御寒的?
- 古代文明7大黑科技,在当今依旧无法复制
- 印尼十大富豪排名黄惠忠黄惠祥兄弟资产最高超300亿美元
- 特斯拉最高股价多少2017最新特斯拉股价排名
- 2019年十大网红零食2019最火的美味网红小吃零食
- 绿芒果硬的是熟了吗 最快催熟芒果方法
- 中国最唯美的十首古老情诗古代十大情诗
- 盘点史上最经典的饮酒诗:无酒不成诗
- 最有才华的情诗: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数字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