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五岁上炮楼观战竟面无惧色枭雄本色( 二 )


然而,清王朝已经背负了太沉重的行囊,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机体需要全方位换血,不仅涉及政治体制,也涉及经济、金融、军事、教育各个领域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变革当中,袁世凯无疑在各个领域成为推手和领军人物 。而袁世凯处在新旧交替之中,亦不可能脱胎换骨成为彻头彻尾的新人 。
袁世凯试图将北洋军与同盟会和南京的革命力量结合在一起,将新军和各省的议会结合成全国性的政体,袁世凯这样的一种立宪程序使得中国避免了一场南北战争,也给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创造了一个皇帝和平退位的先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袁世凯的左右兼顾,南北摆平,就没有中华民国 。
但是袁世凯仍然没有摆脱他所处的时代局限,他的封建皇权意识使他主观地将中国当时的困局诊断为帝国营养不良症:缺少的是皇帝 。
帝制失败后,袁世凯曾要求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幕僚张一麐起草取消帝制的文稿 。当时他说了以下这一段话:“我真糊涂,没有听你的话,以至于此 。今欲下撤销帝制令,非你起草不可 。”一边说一边把王式通所拟的一稿给张一麐看,并说:“我觉得应该直截了当地下令取消帝制,并将推戴书焚毁 。”
张见袁如此说,亦不禁黯然,乃说:“这全是总统受小人的蒙蔽 。”袁立即接下去说:“全是我自己不好,不能怪他人 。”
袁世凯留给后人的是一面镜子 。是明镜还是魔镜?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对此,次子袁克文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先公天生睿智,志略雄伟 。握政者三十年,武备肃而文化昌 。乃以一忽之失,误于奸宄,大业未竟,抱恨以殁 。悲夫,痛哉!”
【袁世凯五岁上炮楼观战竟面无惧色枭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