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外国人震惊的中国古代炼钢锻造技术!( 二 )


炒钢,就是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之后,在熔炉中加以搅拌,借空气中的氧把生铁中所含的碳化掉,从而得到钢 。这种炼钢新工艺,可以在东汉末年的史籍中找到间接的描述 。《太平经》卷七十二中记载:“使工师击冶石,求其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邪(古代的利剑)耶 。”这段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炒钢二字,却把炒钢工艺包含进去了 。因为把铁矿炼成液体,当然只能是生铁水,而在“乃后万锻”之前一定要炒成钢或熟铁才行(实际上熟铁就是含碳极低的炒钢),否则生铁是不能锻的,更甭说“万锻”了 。这是一个从铁矿石炼成生铁水,再炒出钢,最后锻造成优质兵器的全过程 。炒钢的发明,是炼钢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在欧洲,炒钢始于18世纪的英国,比中国要晚1600多年 。(太令人自豪了)
而在三国时期,炒钢还是一种新技术,大多数的冶铁匠还没有掌握它 。从《诸葛亮别传》关于蒲元在斜谷口为诸葛亮铸刀,“镕金造器,特异常法,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判断:蒲元这次铸刀使用的一定是炒钢技术 。
另外,要想锻制出能够“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的“神刀”,最后一道工序淬火也至关重要 。所谓“淬火”’,就是先把打好的钢刀放在炉火上烧红,然后立刻放入冷水中适当蘸浸,让它骤然冷却 。这样反复几次,钢刀就会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了 。
淬火工序看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极难掌握得恰到好处,烧热的火候、冷却的程度、水质的优劣,都有很大关系 。淬火淬得不够,则刀锋不硬,容易卷刃;淬火淬过头,刀锋会变脆,容易折断;淬火淬得合适,非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不可 。据《诸葛亮别传》上讲,蒲元对淬火用的水质很有研究 。他认为“蜀江爽烈”,适宜于淬刀,而“汉水钝弱”,不能用来淬力,涪水也不可用 。他在斜谷口为诸葛亮造刀,专门派士兵到成都去取江水 。由于山路崎岖,坎坷难行,所取的江水打翻了一大半,士兵们就掺入了一些活水 。水运到以后,当即就被蒲元识破了,“于是咸其惊服,称为神妙 。”在1700年前,蒲元就发现了水质的优劣会影响淬火的效果,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而在欧洲,到近代才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
综上所述,蒲元的“神刀”是运用当时先进的炒钢冶炼技术,综合丰富的淬火经验炼成的 。
【令外国人震惊的中国古代炼钢锻造技术!】